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虾蛄(Oratosqilla oratoria)隶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stacea)、软甲亚纲、口足目(Stomatopoda)、虾蛄科(Sqμillidae)、口虾蛄属(Oratosquilla)。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海区。目前对口虾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组织学、生态学、养殖繁育、生化、分子遗传等方面。对口足类行为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指虾蛄类的攻击行为特征和虾蛄类的繁殖特征上。作为重要的近海经济物种,口虾蛄上市前通常经历长时间的暂养阶段,期间死亡率颇高,本文在室内人工模拟条件下,对口虾蛄的重要行为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以期了解口虾蛄行为特征、改善暂养环境并减少死亡率提供技术参考。此外,作为潜在的养殖对象,口虾蛄在水槽等人工养殖设施中的行为特征也值得重视,为未来的人工养殖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就口虾蛄的行为,在人工模拟条件下,从5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观察:1.口虾蛄对人工洞穴的选择。主要研究了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下,人工洞穴对口虾蛄存活率的影响,及不同口径人工洞穴口虾蛄成虾入穴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口虾蛄在相同密度的情况下,有人工洞穴时的口虾蛄存活率为92.2±5.02%,而无人工洞穴时口虾蛄存活率为73.3±5.96%;口虾蛄成虾对口径为10cm的人工洞穴选择率最高(最高入穴率40±5.77%,平均入穴率6.44±0.97%)。口虾蛄更适应较长的、避光的和较宽的人工洞穴。2.口虾蛄运动行为观察。口虾蛄的运动行为方式主要是游泳与翻转。游泳主要通过游泳肢的频繁划动,产生向前的推力;翻转主要是通过腹部的剧烈弯曲,使其头部方向转变。我们主要研究测量了口虾蛄不同生长时期的日常游泳速度。在(25±1)℃和盐度为35‰的条件下,口虾蛄假溞状幼体与仔虾的日常游泳速度,分别为2.45±0.84cm/s和2.18±1.29cm/s。成虾的日常游泳速度为4.63±1.39cm/s。口虾蛄在不同生长时期其日常游泳速度差异及显著(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同时观察发现,口虾蛄假溞状幼体运动频率要高于仔虾,比仔虾蛄更加活跃,而最不活跃的是口虾蛄成虾。3.口虾蛄领域行为观察。研究了不同大小、不同性别和胜利与失败组的口虾蛄的领域行为,包括威迫、打斗等行为。当两只虾初次相遇时,它们会表现出打斗行为或者逃逸行为。打斗行为可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逃离(-1)、相遇(0)、逼近(1)、恐吓(2)、攻击(3)。打斗动作主要是使用第二颚足,进行强有力的攻击。我们发现口虾蛄在打斗之后,其中胜利者会成为优势等级,失败者成为从属等级。当两只虾再次相遇时,胜利者的侵略性更强,在打斗中获胜的可能性更大;而失败者失败的可能性也更大。4.口虾蛄清洁行为观察。对口虾蛄附肢刚毛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在室内环境下观察记录口虾蛄清洁行为方式、清洁部位、清洁周期、清洁次数等。口虾蛄进行清洁时,附肢上的刚毛,起着重大的作用。因刚毛所处部位不同,刚毛的结构也就有着区别。口虾蛄刚毛的结构总体来说比较简单,基本分为简单状、锯齿状、螺旋状、扁带状、梳子状、羽状。口虾蛄利用颚足清洁眼部、第一、二触角、鳃、游泳足及自身颚足。清洁方式可分为刷、刮、勾。口虾蛄在室内人工养殖条件下,一昼夜中大约57.00±1.00%的时间在进行清洁行为,主要集中在凌晨12:00-次日8:00时间段内。清洁行为主要发生在游泳足、鳃部,约占总清洁时间的35.10±1.76%。而对眼部和两对触角清洁的较少,时间分别为总时间的7.58±0.38%和7.98±0.40%。清洁主要附肢为:第一、三、四、五颚足。5.活动节律特征。人工养殖条件下在自然光的照射情况下,口虾蛄成虾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在摄食方面,在18:00-次日6:00之间是摄食高峰期,而19:00-22:00是一个相对集中的主要摄食时段。在运动行为方面,在夜晚23:00-次日6:00之间,行为较为活跃。而在清洁行为方面,清洁的高峰期发生在23:00-次日7:0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