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VST观测的米粒识别与形态特征分析的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lgsj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粒组织是太阳表层对流运动所产生的一种形态特征。研究米粒的形态特征和演化过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太阳表层对流运动的产生机制以及这种机制和太阳磁场活动之间的关系。因此,寻找一个精准的识别方法对于研究这种机制和关系是十分迫切的。然而,由于在米粒图像中米粒组织的边缘对比度低、模糊等问题,使得基于强度或梯度的米粒特征识别方法面临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运用相位一致性技术来对米粒结构特征进行识别和提取。本文选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的新一代太阳真空望远镜(New Vaccum Sloar Telescope,简称NVST)的2组高分辨活动区观测米粒组织图像来阐述算法的识别过程。米粒的识别过程包含三步:(1)获得相位一致信息图;(2)获得二值图;(3)通过形态学滤波提取米粒结构。本文选取了3个目前已存在的米粒识别算法(阂值技术、标记分水岭和高斯拉普拉斯算子)同本文的识别方法做了对比实验目的是验证所提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那些低对比度的米粒特征。同时为了检验算法对阈值的响应程度,分别选取了3组阈值来检验不同阈值情况下的差异性。结果证明所提算法对阈值响应不敏感。利用本文所提方法,数据A和数据B分别识别出165694和108279米粒结构。首先获得每个米粒的直径,根据米粒直径的分布情况将米粒分为了两类:直径大于780km的regular米粒和小于780km的mini米粒。并且根据分类结果分析了米粒的其他几个特征:米粒的直径、强度、形状以及分形维数进行统计。其目的就是进一步验证提算法获得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从统计结果来看,米粒的特征统计结果很好地符合了已有文献的结论,这也进一步验证所提算法的准确性与鲁棒性,能够用于进一步的米粒演化以及物理机制的科学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生物信息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从海量的基因组数据和遗传变异数据中找到有用信息成为巨大挑战。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
高光谱影像能够获取丰富的波谱信息的特点,促进了地物识别的进展。但是由于受到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的影响以及自然地物的复杂性的影响,高光谱影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混合像元,
角蛋白是羊毛的主要成分,是可再生蛋白的重要来源,溶解羊毛提取角蛋白是解决资源短缺和资源浪费的重要手段。羊毛解聚程度不同,提取的角蛋白分子量不同,应用的领域也不同。本
表面等离子体因其独特的性质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传感、生物制药、光电器件等领域。在传感方面,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方便快捷等优点。而Tamm态作为新型金属
量子纠缠从上个世纪初期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的被科学家所了解,但大多数的是属于理论上的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量子通信被提了出来,它是通过量子力学的原理来保证通信过程中
高光谱图像的地物分类主要是利用地物光谱曲线和地物统计特性这两种方法来识别。其中,利用已知光谱曲线,采用匹配的算法来识别图像中地面覆盖类型是常用的方法,编码匹配分类
花粉是高等植物雄配子体。花粉的正常萌发和快速生长涉及到细胞识别以及信号转导,也是植物完成受精的关键。STK1是本实验室前期克隆的一个玉米花粉特异基因。本研究通过对花
CCD视场几何扭曲是望远镜光学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误差效应,这种误差效应会影响观测目标在CCD图像上的成像位置,使其发生位置偏移。尤其是在天体测量研究中,几何扭曲效应对
简要综述Swift和Fermi卫星时代伽玛暴观测和理论研究进展,详细介绍本人研究工作。利用早期光学余晖呈现的火球减速时标,我们计算33个暴的火球洛伦兹因子(r0),发现其与各向同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遇到盐害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在长期的进化中逐步建立信号传导、生理生化以及形态发育的变化机制来适应环境。本研究首先筛选拟南芥基因表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