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运输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已成为城市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和大气污染源。研究表明,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实施与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之间具有协同效应,这种效应的结果可能是正效应也可能是负效应。开展城市交通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效应评价研究,已成为城市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和衡量政府政策实施效果的协同效应评价方法学研究新领域。论文以城市交通系统为对象进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效应评价方法的研究。在大量文献和数据调研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法,通过建立预测和评价模型,对不同情景下城市交通系统的能耗政策实施与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协同效应进行评价。论文分析了城市交通系统的关键影响因素、现状及发展趋势,确定将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及控制运输能源消耗强度作为城市交通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驱动力;设定了三种可能的城市交通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情景和评价基准情景。论文研究提出了基于综合协同效应系数K的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效应评价模型。采用LEAP模型平台建立了城市交通系统能源消费量预测模型,提出了综合协同效应系数K为污染物减排总量与气候变化减缓程度的比值,作为碳减排为核心的减缓气候变化政策、措施的实施与其他大气污染物减排之间的协同效应的度量。运用该物理量对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效应进行了评价。论文以武汉市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整合收集的多方数据与资料,设定了各情景下武汉市2015年及2020年的经济和技术指标,运用所建立的城市交通系统能源消费量预测模型、协同效应评价模型进行了协同效应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2020年武汉市应对气候变化情景二的综合协同效应系数最高,为5.2976×1012元/℃,即以提高交通工具能效为主的应对气候变化情景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同时对各类大气污染物的减少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