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冠心病患者血清Fractalkine(FKN)水平,并初步探讨其在冠心病(CHD)危险分层的价值。 方法:本实验将收集2011年2月~2012年3月期间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住院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非冠心病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组。所有入组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病史采集并记录,测定入院时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NT-proBNP)、血清Fractalkine水平,并行CAG同时以Gensini评分系统来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比较各组间血清Fractalkine水平,分析Fractalkine水平与hs-CRP、NT-proBNP、CK、CK-MB、hs-TnT、TG、TC、HDL-C、LDL-C、FPG及Gensin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Fractalkin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Fractalkine水平高于其他3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末显示出统计学意义;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血清Fractalkin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支病变组血清Fractalkine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单支病变组;血清Fractalkine水平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3支病变组中有升高的趋势。 3.CHD患者血清Fractalkine水平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有上升趋势。 4.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其他3组;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末显示出统计学意义;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非冠心病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 6.经偏相关分析,控制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及BMI,血清Fractalkine与hs-CRP、NT-proBNP、CK、CK-MB、hs-TnT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Fractalkine水平明显增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末显示出统计学意义。 2.冠心病患者血清Fractalkine水平与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和Gensini积分密切相关,提示血清Fractalkine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3.血清Fractalkine水平与常用冠心病危险分层的生化标志物——hs-CRP、NT-proBNP、CK、CK-MB、hs-TnT等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联合Fractalkine与其他常用生化标志物进行评估可能提升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