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料库中生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on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隐喻的探讨,自亚里士多德时期以来,主要经历了隐喻的修辞学研究,语义学研究及认知研究三个阶段。美国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对隐喻的思考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修辞性研究转向思维性的研究。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表达层面的问题,更是思维层面的问题,是从一个概念域(源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的系统映射,身体体验和文化经验使得两域间的映射形成,借助于这种映射,我们可以去理解抽象概念,更好地表达自己和认识世界。因此,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如今,概念隐喻除了理论本身的继续探索外,也呈现出跨学科,多视角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长期以来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和隐喻的结合逐渐成为当今的研究趋势之一。本文尝试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把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汉英环境语篇报道中的生态语言,主要努力解决三个研究问题:1.汉英生态环境语篇中存在哪些生态隐喻?2.汉英生态隐喻的认知机制是什么?在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的关系方面他们给与了什么启发?3.汉英生态隐喻及认知机制是否存在异同?本篇论文所使用的语料库为汉语CCND(Chinese Crucial Newspapers Full-text Database)语料库和英语NOW(News on the Web)语料库,通过关键词检索功能收集生态环境新闻报道的语篇。并采取Charteris-Black所提出的隐喻批评分析法(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辨别其中的生态隐喻,并进一步探索隐喻表达背后的生态思维和认知机制。通过定量和定性的研究,发现战争隐喻,人类隐喻,财富隐喻,旅途隐喻,考试隐喻,商业隐喻,银行隐喻,建筑隐喻等主要生态隐喻存在于汉语CCND语料库的生态语篇中。战争隐喻,人类隐喻,建筑隐喻,商业隐喻,天平隐喻等主要生态隐喻存在于英语NOW语料库的生态语篇中。其次,通过汉英生态隐喻的对比可知,汉英语料库中存在着共同的生态隐喻,如战争隐喻,人类隐喻都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这说明了人类相似的体验和认知。此外,融合了传统的文化习俗表达,汉语生态隐喻内容更加的新奇和丰富,而英语生态隐喻略显传统和单调。总之,汉英生态隐喻都体现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共同目标,否定一切为了利益和发展破坏生态的行为,并警示生态破坏后的严重后果。同时,还强调对于传统发展理念的转变,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是只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相反,对于生态的保护本身就是一种绿色投资,回报丰厚。
其他文献
<正>右美托咪定(DEX)是一种新型的a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受体选择性为(a2∶a1)为1600∶1。相对于可乐定(受体选择性220∶1),DEX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a2受体激动剂。a2受体
该文以某铁路隧道工程勘察为例,重点介绍了音频大地电磁法数据的采集、处理、二维反演和复杂地形条件下对断裂构造、岩溶的勘探效果。实例表明,AMT法在隧道地质勘探中效果良
当今的顾客已不再是产品与服务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比以往拥有更多的知识、信息与技能,更热衷于学习与实践,在日趋宽泛的产品与服务选择中享有主动权。因此,谁能够争取顾客、维系顾
【正】 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的陈俊山同志的《元代杂剧赏析》,注释较为详尽浅显。看得出,陈同志力图将此书写成一本能使“中等学校的教师、文科大学生和一般读者,都
近年来,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得数以百万计的患者获得康复,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命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以及工业、交通、体育等
目前,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已逐步由单纯的通信工具,演变为一台个人化的智能设备,能收听FM节目,还支持收看电视节目;同时无线终端还是掌上小电脑,实现随时高速上网。另外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其实质是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造福千秋万代的持久
“忆语体”散文是指肇始于明末清初,延续整个清代直至民国初年的一种新型悼亡散文。学者一般认为冒襄的《影梅庵忆语》为此类作品的滥觞之作,并由此形成了延续三百余年别具特
目的建立刺五加药材根和茎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择不同产地刺五加根(6批)和茎(10批),用Diamonsil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
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缓慢、农业发展投资不足、结构雷同、布局分散等,特别是加入WTO后,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竞争加剧,中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优化产品品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