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物膜对面源污水中磷的去除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富营养化一直是全世界水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认为水体富营养化的实质是由于营养物质输入输出失衡。磷作为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其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转化与消长过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依据磷的来源不同,可以将磷源分为外源磷和内源磷两部分。近年来,内源磷的释放逐渐受到重视,大量研究集中在沉积物磷的迁移转化,然而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沉积物-水两相界面,忽略了两界面间的生物相,因此结果不可避免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磷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导致的面源污染已经取代点源成为水环境磷污染的最重要的输入源,因此如何有效降低面源污水中磷的含量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研究以沉积物-自然生物膜-水“三相”界面为基础,探讨磷在此三相体系中的迁移转化,结果表明自然生物膜的存在显著改变了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迁移转化,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水体中磷的浓度,还可以有效抑制沉积物中可交换态磷的释放,因此在研究沉积物-上覆水界面之间磷的迁移转化行为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生物膜界面的存在。  紧接着,将自然生物膜引入面源污水的处理中,深入探讨自然生物膜对面源污水中磷的去除过程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48小时内,不论无机磷还是有机磷面源污水,自然生物膜可以有效降低污水中的磷浓度,在初始浓度不超过13mg P L-1时,最大去除率可高达100%。然而,随着磷浓度的不断增大,自然生物膜对磷的去除率不断降低,超过一定的磷浓度(无机磷40 mg P L-1和有机磷浓度30 mg P L-1),自然生物膜便不能正常生长,对磷的去除能力急剧降低。进一步控制实验结果表明,NaN3处理后的自然生物膜对磷(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去除率和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自然生物膜对磷的去除在适应期主要是依靠吸附过程。同时,通过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拟合,表明自然生物膜对磷的吸附是具有物理性质的自发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三阶段:初期的外部传递(0-4h),中期的粒子内部扩散(4-16 h),以及后期的平衡饱和阶段(16-48 h)。  进一步测定实验前后溶液金属含量和自然生物膜中不同形态磷的浓度,结果表明,自然生物膜对磷的吸附是间接性的吸附,吸附机制主要是由共沉降占主导(约占90%),主要包括两方面:磷酸根(PO43-)与生物膜表面形成的碳酸钙晶体之间的吸附以及磷酸根(PO43-)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沉淀在生物膜表面的吸附,是一个复杂的兼具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特征的混合式吸附过程。然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等都显著影响自然生物膜对磷的吸附过程。
其他文献
该文报道了浓香乳菇液体发酵的试验结果.研究了七种营养物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得到了发酵培养基,确定了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3L发罐培养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其适
随着技术的发展,薄膜热电偶传感器已经被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一种聚酰亚胺基热敏元件,给出其结构设计与原理,并对传感器的设计进行ANSYS有限元分析,考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是预测气候变化、管理自然资源及调节全球变暖进程的基础,是全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碳通量的观测和模拟存在局限性,陆地生
学位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是对对虾养殖业产生巨大危害的病毒,目前还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措施。为了寻找对该病毒的有效防控方法,本文构建了三种含VP28的融合蛋白并研究其对凡纳滨对
场发射平板显示(FED)是一种在研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本论文针对在研阶段的场发射平板显示器件,研制适合于VGA显示容量下的器件的电视信号显示控制电路系统,论文工作内容是构建一个
随着计算机和智能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近年来监控系统的智能化速度也非常的快。车辆作业的安全监控对车载监控系统的需求也日益高涨,对车载监控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
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综述  基础综述  作物驯化的遗传研究与应用  作物的驯化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使人类逐渐步入农业社会,推动了人类
刀鲚(coilia nasus)是一种具有多种生活史类型的中小型鱼类,溯江洄游中的刀鲚是目前长江下游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评估洄游型刀鲚渔业生物学特征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世代、
传统的野外数据采集需要人员到现场采集,采用这种方式一般信息反馈较慢。在一些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或人们不能时刻停留的地方,现场信息采集十分困难,同时采集人员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