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风险信息披露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cbr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债券违约的案例不断发生,一方面市场参与者更加注重对上市公司的风险进行评价,投资者从单一注重财务信息再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对风险信息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而连接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纽带便是信息披露。而作为信息披露板块中的风险信息,是一种不确定较强的信息,也属于年报中典型的非结构化信息,它的披露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会有什么影响,风险信息的披露是缓解了投资者与公司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是引发了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心理,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感知?在另一方面,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从2000年来,我国的债券市场在不断发展,债券融资也成为目前企业进行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债券融资已成为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目前大部分学者主要是从企业内部价值、债券特征、中介机构传导机制、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四个方面对资本成本进行研究。目前很少有学者研究年报风险信息为代表的非财务信息与债券融资成本的关系。因此本文从信息披露理论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出发,探究在我国的市场与经济体制环境下,探讨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是否能改善投资者对债券未来违约风险预期从而降低债券发行企业的融资成本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会受到股权性质和经济的不确定性而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以2007-2018年在A股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语言对年报中的风险信息进行提取并量化,利用债券信用利差量化债券融资成本,对年报风险信息披露与债券融资成本的关系进行探究。本文研究发现:(1)年报风险信息披露频率越高,公司债券信用利差越大;(2)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越多,越容易引起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增加,从而影响投资者决策行为,在债券市场上反应为债券信用利差的提高,投资者异质信念是年报风险信息披露于债券信用利差的不完全中介;(3)从宏观环境研究视角,当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时,风险信息披露与债券信用利差的正相关关系被显著增强。因为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时,投资者会对公司的风险信息更加关注,也会引发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经营状况的担忧,要求公司给予投资者更高的风险溢价,从而提高了债券的融资成本。(4)在股权性质不同的情况下,非国有企业组的年报风险信息披露与债券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而国有企业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风险信息理论中的异质观,年报风险信息的披露是企业对过去风险的解释或对未知风险事项的提示,能提醒投资者对其的风险预判,增加投资者对公司风险的感知力,引发市场参与者对未知风险的恐惧,使市场异质信念增强,从而增加了债券信用利差。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法进行文本数据提取,发现年报风险信息披露与债券融资成本之间的相关关系,一方面提供了年报信息风险披露重要性的依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管理者从信息观考量债券成本,提供多角度的降低融资成本方式的思考模式;其次,国内大部分都是研究风险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股权资本成本、审计师跟踪报告等方面进行研究,少有直接将文本分析与债券融资成本相结合进行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关于债券融资成本的相关文献。最后,为我国有关监管部门制定更有效的披露举措,强化风险信息披露监管,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了借鉴意义。最后,在总结本文相关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上市公司应当在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下,正确披露有效的准确的年报风险信息;第二、监管机构应逐渐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制度,多途径多方式进行披露,以减弱投资者异质信念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三、上市公司应当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筹融资政策,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争取融资成本优势最大化;第四、监管机构应把握债券市场发展方向,完善关于债券交易以及定价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债券交易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降低债券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其他文献
民族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巩固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任务,具有民族工作与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民族工作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加上民族地区多处于偏远、边远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相对处于劣势,为民族地区培养高质量的少数民族高水平人才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迫切需要。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赋予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特殊性,使它具有
外国法查明制度是国际私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外国法查明的过程中,外国法查明方法的运用直接关系到外国法的查明结果和法律适用结论。与外国法查明方法相关的规则构成的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外国法查明制度的完善程度。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对我国外国法查明方法的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对其完善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影响外国法查明方法的因素和实践中常用的外国法查明方法进行了阐述
现如今,各类新媒体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不断地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我们早已走出信息闭塞的时代,对各行业企业来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声誉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在碎片化的媒体环境中,各类新媒体和自媒体蓬勃发展,各类话题有可能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每个人都是消息的传播者,关于企业的大量信息,消费者都可以在互联网中搜索到,任何负面新闻都可能对企业声誉造成挫伤,从而在消费者心中埋下怀疑的种子。同时
证券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监管的第一道防线,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监管问询是证券交易所监管转型的重要举措,自2013年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监管问询函发函数量逐渐增加,问询内容更加全面,公司治理问题是监管问询函关注的重点。证券交易所利用信息优势、专业优势以及对“灰色地带”监管的优势,对上市公司行
企业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环节。高管作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对创新产出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立的现代企业中,设计一套合理有效的高管激励方案有利于缓解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关于企业创新的代理问题。已有文献表明,对高管实施长期股权激励比短期薪酬激励更有利于企业研发创新。股票期权作为主流的股权激励工具,具有长期性、收益不确定性、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性、激励与约束并存性等特征,能够容忍研发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度模式转为高质量模式,GDP增速不断放缓、财政资金缺口不断扩大,用于高等教育的财政资金远不能满足高校建设发展的需求。经费供给紧张和高校办学资金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正逐渐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高校现行的预算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财政收支矛盾,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是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预算绩效评价作为解决该问题
2019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证券法》修正案(四),新修改的《证券法》将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新《证券法》的修改通过并不意味着注册制改革的终点,恰恰是改革的起点。新《证券法》以全面推行注册制为目标,完善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但是新《证券法》信息披露监管制度刚刚构建,制度层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本文通过新《证券法》和14年《证券法》对照分析,提出新
以往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制主要是以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性监管为主,但近年来两大证券交易所频繁对上市公司出具问询函,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这种非行政处罚性监管的广泛关注。不同于美国SEC意见函和澳大利亚ASX问询函,我国问询函机制的监管特征主要表现为监管方式的创新性、监管类型的多样性以及监管内容的专业性,并且在所有类型的问询函中,财务报告问询函所占的比重最大,而财务报告问询函又分为季报问询函、半年报问询函
在当代金融经济的系统中金融市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合理的调动闲置资源并实现其科学配置的目的,同时其也是企业融资和投资主体完成资本投资的主要场所。曾出任证监会主席的肖钢曾指出,作为虚拟化经济的代表,在形成机制方面股票并不同于普通商品,假如出现企业价值与股票交割不相匹配的情况,则可其视为泡沫。所以,如何确保其价格切实地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是监管部门长期的工作重心。目前,政府监管仍处于我国资本市
投资一直以来备受广大学者的重视,对“投资效率”的讨论看似老生常谈,却具有新的时代意义。从宏观层面看,投资是过去中国经济运行跑得最快的一架马车,随着“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等现象浮出水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如:“去杠杆”、“去产能”,进行“供给侧”改革的举措,而供给端的改革也给各微观主体把握投融资规律,提升投资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微观层面看,投资影响着企业投放资金、利用各生产要素进行价值再创造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