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形成的近代史上的一场革命,目前中国正在经历这样一场革命。快速城市化的背后是一大批农村人口出于各种原因向城市的流动。他们中有主动进城的农民工,有国家建设的政策性移民,这两者都受到了专家学者较多的关注,而因为征地而进入城市社区的失地农民,他们在失去土地后在城市生活的状况如何,能否适应城市生活,现有的研究却少有涉及。本文选取位于江苏北部的淮安市作为研究地点。在省内处于欠发达地位的淮安市,近年来以建设苏北地区中心城市为目标,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每年有数万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社区安家落户。本文以位于淮安市郊区的淮阴工业园区为调查地点,采取入户问卷的方式,对园区内的新安置小区H小区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65份,回收26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256份,有效回收率为96.60%。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进行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发现对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研究尚有欠缺,主要是系统性不强、实例研究较少。紧接着介绍了本研究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另外介绍了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理论、边缘化理论和农民市民化理论,为本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区域的城市化状况及选点依据,对问卷的设计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对初步问卷的区分度和信度检验,形成最终问卷,并进行了数据采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第四部分通过对问卷的总结,分析了淮安市失地农民在经济层面、生活方式层面、社会交往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适应状况,第五部分则对影响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总结了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两种模式。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讨论,主要是对上面分析的总结,并对提高失地农民适应性提出了建议,还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本文的结论如下:(1)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状况为:职业适应良好,其中对职业人际关系适应最好,其次是技能适应,最后是职业规范适应和职业心理适应,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对失地农民的职业适应有着显著的影响;收入水平较以前有所提高,但支出也随之增加;生活方式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住不惯单元房、休闲方式单一等问题,而消费方式则逐渐向城市靠拢;社会交往仍以亲缘和地缘结成的社会网络为主,呈现较强的内倾性;心理适应中,对社区归属感较强,自我认同的未来归属趋向城市,但是对现状的感知和身份判断仍倾向于农村。(2)影响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因素主要包括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自身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收入、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安置模式本身的缺陷、政策落实及执行力度、社区管理等。(3)在失地农民的适应过程中政府存在安置工作不到位、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落实程度不到位等状况;失地农民社区的管理有待加强。(4)目前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模式主要有两种:融入式和重建农村生活环境。(5)提高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应该逐步推行“大混居、小杂居”的模式,政府应该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社区应该加强管理,失地农民自身也应该注意学习,使自己早日融入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