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植物降解过程中的水体光学特性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198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泊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具有提供水源、灌溉农田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诸多功能。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频繁,大量营养盐排放导致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高,浮游植物不定期暴发水华,并在一定条件下引发“黑水团”现象,极大的破坏了湖泊生态系统,进而导致大批沿湖居民的饮水危机。目前对于浮游植物水华来说,除了集中人力组织打捞,没有更有效、快捷的防治途径,因此,特定时期对浮游植物的监测和预警显得格外重要。黑水团是浮游植物死亡分解过程中厌氧条件下形成的,要遥感监测黑水团,必须了解浮游植物消亡过程中的水体固有光学特性,特别是藻类降解过程中的水体吸收特性。本文通过2013年4月3日-5月9日室内降解实验和2013年3月25日-31日野外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浮游植物降解过程中的水体吸收特性变化,并利用软件和模型推演水体色彩,1探索水色变化机理。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室内降解速度前3天最快,于25天后逐渐趋于稳定。aph(440)、aph(624). aph(675)与Cchl均存在显著相关,但样品Ⅲ的拟合度较差;低浓度藻液降解时,非藻类颗粒物以无机颗粒物为主,高浓度藻液分解时伴有大量非藻类有机颗粒物:ap(440)、 ap(675)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仅呈弱相关性;CDOM构成比较复杂且相对不稳定;与太湖同期野外采样点相比,室内降解实验的总颗粒物和浮游藻类吸收光潜更相似,Sd和Sg更大。样品Ⅰ、Ⅱ、Ⅲ9次采样的Lw和Rrs均值显示为样晶Ⅰ<Ⅱ<Ⅲ,相应的Lw和Rrs光谱曲线变化趋势相似。随着chla和spim浓度的增加,Lw和Rrs相应变大:随着ag(440)的增加,Lw和Rrs相应不断变小。水体颜色除了色素淀积、水体吸收、藻类散射,还受细胞大小、潜在的浮游植物生长期以及人的视觉系统影响。
其他文献
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整个社会的进步水平和城市建设脚步都在不断地加快,尤其是在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道路交通工程作为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程,常常
常温常压下,疏水性有机化合物在水中通常被认为是不溶或者微溶,其相行为对各种操作过程的影响不大,因此,其相行为和溶解度数据不为人们所重视。但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随着亚
<正>我国幅员辽阔,陆地边界线长22000多公里,同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度等14个国家接壤,是世界上边界线最长、邻国最多、边境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边界线长、
氧化铈(CeO2)基体掺杂材料作为电解质基体材料而被广泛应用于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中。不同的金属元素掺杂CeO2会表现出不同的优良性质。就碱土金属掺杂、稀土金属掺杂
目的 探讨药物罐治疗风寒痹阻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福建省上杭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风寒痹阻型颈椎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与
对离心雾化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剪裂效应是熔体被雾化的根本原因。雾化与快凝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圆盘的转速,而传统的机械传动与支承的装置转速有限。一种新的水压传动
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矿化垃圾由于其丰富的营养在土地利用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但是,由于矿化垃圾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并且其盐分含量也严重超标,直接将矿化垃圾作为土地添加剂
活性污泥法(A~2O工艺)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生物降解式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适用性强,且不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被广泛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然而该方
近十几年来,国家的经济腾飞,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同时人们对于物质品质的要求日益严苛,随之而来的是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由于人为的破坏和污染,全国各地的水库水质逐渐转
研究了异养菌和自养菌颗粒污泥的特性:与异养菌相比,自养菌颗粒污泥粒径小、密度大、胞外多聚物(EPS)含量高但强度小。通过对粒径、EPS等特性与密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