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智能汽车前照灯的传热性能优化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zqi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LED汽车大灯以其寿命长、高效率、低能耗的特点逐渐取代了卤素大灯和疝气大灯,广泛应用于汽车车灯领域。但其散热问题约束着大功率LED车灯行业的发展。研究表明,LED车灯的散热性能主要与散热方式以及LED车灯PCB板的材质有关。为此,本文以广西柳州五菱新宝骏汽车的大功率LED汽车前大灯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热学、电子散热等学科知识,应用有限元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式对其散热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分析LED车灯散热方式与PCB材质对其散热性能的影响,本文应用UG软件建立了三维LED车灯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建立了LED车灯三维生热模型和流体动力学模型。本文对MMC、MCPCB、Cu和Al四种PCB材料的LED车灯的散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温度下,散热效果优劣排列依次为Cu、MMC、Al和MCPCB,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环境温度和车灯功率对铜基板与铝基板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铜材质作为散热基板的散热效果最佳。基于成本因素,本文建立了安装翅片散热器的LED车灯自然对流传热模型,分析了翅片数对车灯散热性能的影响,设置环境温度为30℃,灯泡功率为36W。模拟结果表明,在翅片散热器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翅片数及高度对车灯散热影响较小,翅片数为5和8时,车灯最高温度分别为120.05℃和118.2℃;翅片高度为数25mm和35mm时,车灯最高温度分别为124.5℃和118.2℃。在仿真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车灯最大温度在118.7℃,与仿真结果相差约2℃,模型精度较高。但车灯的工作温度不能超过80℃,因此,该散热方式不符合要求,应忽略成本因素,优化散热方式。针对安装翅片散热器的LED车灯自然对流传热模型车灯温度过高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安装翅片散热器的LED车灯强制对流传热模型,对车灯添加风冷散热装置,分析了通风量对车灯散热散热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车灯稳定性、功率因素和散热效果,风量选择为4 CFM。仿真结果表明,对比安装翅片的车灯自然对流传热模型,车灯最高温度降低至69.584℃,降低了约51℃,散热效果明显,此散热方式符合要求。以上仅为未安装到车上的LED车灯的传热分析,考虑到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将车灯外加外壳,为此,本文建立了安装内置翅片散热器的加外壳的LED车灯强制对流传热模型,风量选择为4 CFM,车灯最高温度为75.7℃。此温度接近于车灯工作温度的极限,勉强符合要求。为了保证车灯有充足的温升空间,本文在散热材料里加入了石墨烯材质,通过仿真,使得温度降低10℃左右,该优化方式对车灯寿命和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最后,本文设计了LED温度测试实验,根据LED实际工况环境的特点,模拟环境温度,确定车灯散热实验采集,温度系统的类型等,搭建实验平台。用多通道温度数据记录仪记录数据,获取灯珠温度数据,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温度与实测温度误差绝对值小于10%,且其中一部分误差和简化的车灯模型有关,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因此,本文所建立的传热模型可以较为精确的分析LED车灯散热特性,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现有室内定位系统中的核心技术种类繁多,其中包括超宽带、Wi-Fi、地磁、声信号等,各自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如何实现在兼顾高精度定位的同时,其它因素亦能为广大用户所接受的室内定位系统,一直是室内定位领域的热点和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声信号室内定位方案,该方案采用人耳不可闻频段的声信号,充分利用智能手机自带的麦克风、计算和通信功能,在室内环境下实现了高精度的鲁棒定位。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
随着我国大型公共建筑数量的迅速增加,建筑能耗也在持续增加,据统计建筑能耗占据总能耗的39%,这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其中建筑能耗主要是暖通空调系统消耗的能源,因此亟需建立准确的建筑房间数学模型,并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实现减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变风量空调系统凭借其显著的节能以及令环境舒适的优势已用于各个大型公共建筑。但大型公共建筑的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个多变量、
曲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工作环境恶劣,受力情况复杂,因此,对曲轴的性能寿命要求日益增加。而曲轴连杆轴颈作为动力传递部位,承受了主要的作用力,易出现裂纹导致失效,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感应淬火强化处理。本文以42CrMo钢曲轴连杆轴颈为研究对象,首先完成了电磁感应淬火的电磁场、温度场的理论分析,再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并分析了曲轴连杆轴颈感应淬火过程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并根据加热结束时的温度场
电子束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粒子束,广泛应用于各种高要求现代化加工。其中电子束流偏转与聚焦精度将直接影响着电子束加工的质量,特别是在电子束进行大角度偏转扫描时,由于受到像差等因素影响,电子束的焦点出现散焦现象,影响电子束的聚焦性能。为了提高电子束的加工质量,以及对电子束进行精准控制,实现电子束在偏转扫描的同时聚焦电流对应做出动态调整。本论文以功率6KW、加速电压60KV的工业电子枪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电
钕铁硼永磁材料自从被发现之后,便因其自身优异磁性能和相对低廉的成本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是支撑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材料之一。但是钕铁硼材料多相结构及各相间的化学特性差异,使其在某些暖湿环境中极易形成电化学腐蚀,造成磁体退磁失效,钕铁硼材料表面腐蚀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改善钕铁硼材料表面的耐腐蚀性能,本课题采用磁控溅射技术,选用氮化钛靶材,在钕铁硼表面制备具有耐腐蚀性能的TiN陶瓷层。本课题选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是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顺势而生的一种雷达观测技术,它具有精度高、覆盖面广等优点,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构建地表数字高程模型。而在In SAR技术中,获取地表高程模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处理,相位解缠就是其中一个步骤,其解缠精度对高程模型的准确建立有重要影响,故论文主要针对In SAR技
频率分集阵列(Frequency Diverse Array,FDA)雷达是由相控阵演变而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阵列雷达,其发射波束方向图具有角度和距离依赖性,且能不依赖于移相器在空间中扫描,这使得频率分集阵列雷达在目标定位检测和成像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针对频率分集阵列雷达成像时,存在目标位置模糊、旁瓣较高,以及目前成像自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借助认知理论等,研究有效的算法来完成FDA多
Inconel617合金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瞬时和长期机械性能,其高抗氧化性,高抗碳化性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金属材料在应用中失效大多数都是从表面开始,而电子束熔覆表面处理技术是有效提高合金表面质量的方法之一,NiCoCrAlY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的抗氧化性。在电子束熔覆过程中能量比较集中,合金表面形成熔池并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及过熔现象,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电子束熔覆温度场和熔池是当前研究热点
5CrNiMo热作模具钢价格低廉,常被用于制造大中型模具,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以及综合性能,但常规热处理后的5CrNiMo热作模具钢热稳定性严重不足,硬度低耐磨性较差,并且高温磨损是其主要失效形式。扫描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表面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材料表面的综合性能。本文以5CrNiMo热作模具钢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热学原理,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扫描电子束表面改
自生成对抗网络被引入图像超分辨率重建以来,越来越多的相关模型被提出用来提高超分辨率重建图像的视觉效果和图像质量。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图像设计适合的算法模型,并将算法轻量化使其能够实用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主题。本文针对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在不同的实际环境中分别设计了适应其特点的对抗生成网络模型,在提高主观视觉效果的同时,降低了算法的模型复杂度,避免模式坍塌和梯度消失等现象的出现。主要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