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机几何与排队论的无线网络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lei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通信网络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深度变革期。为了满足呈指数级增长的用户业务需求,无线通信网络的布设结构正逐渐向密集化和不规则化演进。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日益紧缺的可用频谱资源的使用效率,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址接入技术由正交模式向非正交模式转变。面对标新立异的通信技术,亟需充分挖掘网络参数与网络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网络性能随网络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为理论依据进一步指导优化网络设计。然而,在形态复杂的无线网络中,网络节点的空间位置拓扑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并且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特殊实现原理会致使网络中的干扰难以表征刻画。此外,受到数据业务随机动态特性的影响,干扰与网络性能之间的交互关系会更加复杂。因此,如何将上述因素融入网络性能研究模型中并揭示其对网络性能的作用机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文以随机几何理论和排队论为数学工具,致力于分析研究基于两类典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即稀疏码多址接入技术(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 SCMA)和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的无线通信网络性能,并在大规模随机布设网络中结合业务动态时变特性设计了一种网络性能评估方法。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可以总结如下:
  1.在SCMA无线通信网络中,SCMA码本和物理时频资源之间存在双向映射关系,从而致使干扰与网络性能之间的数学关系难以刻画。针对于此,本文利用随机几何理论提出了一种干扰建模方法,并通过该方法从链路成功传输概率和网络面积频谱效率这两个角度评估SCMA无线网络的性能。首先,以对SCMA网络中的干扰进行建模为切入点,建立了干扰和链路成功传输概率以及干扰和网络面积频谱效率之间数学关系。由于SCMA的特殊实现机理导致所建立的数学关系非常复杂。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通过巧妙的数学处理手段以矩阵形式精炼明晰地给出了链路成功传输概率和网络面积频谱效率的闭合表达式。其次,为了从理论上揭示网络参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本文根据所得出的理论分析结果,严格证明了SCMA网络的面积频谱效率随网络节点密度的变化规律以及SCMA码字的稀疏性结构(即码字长度以及码字中非零元素的个数)对最大可达网络面积频谱效率和最优网络节点布设密度的作用关系。最后,本文研究了链路成功传输概率和网络面积频谱效率之间的折中关系。通过合理设计发射机接入SCMA码本资源的概率,实现在保证链路成功传输概率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的网络面积频谱效率最大化。上述分析可为SCMA网络中的资源优化以及码本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在NOMA无线通信网络中,数据业务的随机动态特性对NOMA传输性能的影响存在不确定的问题。针对于此,本文根据排队论研究NOMA无线通信网络的系统稳定性以及时延特性。基于排队模型,首先推导得到系统稳定吞吐量域(能够使网络中所有队列保持稳定的用户业务到达率集合)的闭合表达式,该指标可以衡量系统对不饱和业务的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使用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技术所能实现的稳定吞吐量域,并得出了在何种临界条件下NOMA可以扩展OMA所能达到的稳定吞吐量域。其次,结合网络中的动态排队特征,设计了一种交替迭代算法用以评估主要由排队时延和传输时延决定的平均时延。为了进一步分析该算法的边界性能,通过灵活的放缩分析得出了平均时延上界以及下界的闭合表达式。最后,结合现有NOMA系统中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技术的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改进的SIC译码策略,仿真结果充分表明该策略可以进一步扩展系统的稳定吞吐量域并降低平均时延。上述理论工作揭示了在不同业务负载条件下NOMA相对于OMA的优越性,凸显了业务的动态特性对NOMA性能的重要影响。
  3.在大规模随机无线网络中,网络间干扰同时受到空间维度上随机分布的网络节点以及时间维度上随机到达的数据业务的共同影响。在此作用下,干扰与空间位置、队列状态相互耦合,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有待发掘。针对于此,本文联合利用随机几何与排队论设计了一种综合考虑网络随机位置拓扑以及业务随机到达排队的大规模无线通信网络性能研究方法。首先,基于随机几何理论推导得出了网络间干扰与网络节点空间位置和队列平均服务速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同时,基于排队论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克服干扰与队列状态之间紧密关联影响的队列状态近似方法。其次,结合以上从随机几何和排队论两个不同角度的分析,建立了关于队列状态的不动点方程,并据此推导得出网络中队列状态的概率分布。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得到了全网队列平均时延的数学期望及其累积分布函数的闭合表达式,并得到若干有意义的发现。所得出的理论表达式清晰定量地揭示出网络主要参数(例如基站/用户密度、业务到达率、路径损耗指数等)对大规模随机无线网络时延性能的影响。最后,为了研究大规模网络中的队列稳定性,提出了ε稳定的概念,即调整注入网络的业务到达率以保证网络中处于不稳定状态的队列占比不超过ε。基于这一概念,推导得出了网络处于ε稳定状态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上述理论研究可为大规模无线网络的时延评估以及参数配置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具有无线通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的自组织网络,利用其对海洋环境以及物理、化学特性进行观测,对于海洋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海洋环境无线电波传播的复杂性,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尤其是节点的时间同步协议与数据可靠汇聚方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展研究,重点关注节点的高可靠时间同步方案与可靠数据汇聚方法。具
近年来,不断提高的交通技术改变了人们出行方式,然而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不仅严重危害了公众的生命而且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据分析,多数交通事故是由驾驶员疲劳驾驶或分心驾驶导致对车辆操控能力下降造成的。为了降低人为导致的交通事故率,在驾驶员处于疲劳或分心状态时,对驾驶员的状态和行为进行检测并给予相应警告,能有效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从而规范驾驶行为。基于此,本论文旨在提出高效准确的驾驶员行为识别算法来实
空间通信处理平台上存在大量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如FPGA、DSP等。太空辐射粒子轰击到这些处理器后可能会使处理模块的存储数据发生改变,导致处理故障,其中最常见的故障就是单粒子效应。现代空间通信平台包含完整的发射和接收流程,其中接收处理复杂度远高于发射处理,而接收流程中复杂度最大的模块之一就是信道译码器。卷积编码作为一种纠错码是无线通信中经常使用的信道编码方式之一,接收端通常采用维特比(Viterbi)
学位
末制导雷达是导弹末端制导的跟踪雷达,而相控阵体制的末制导雷达区别于以往常规体制末制导雷达,是采用相控阵体制而建成的一种末端制导雷达。相控阵末制导雷达相较于常规体制的机械扫描末制导雷达有很多机械扫描雷达不具备的优点如:天线波束快速扫描能力、天线波形的捷变能力,空间功率合成能力、雷达天线共形能力、多波束形成能力、空域滤波与空间定向能力等。而空域滤波、波形捷变、多波束形成等能力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
目标检测作为一项重要的计算机视觉任务,用于对图像所包含的物体进行分类和定位。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目标检测迎来了新的契机,产生了许多经典算法。一般来说,从是否产生候选框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目标检测算法划分为两个分支:实时性良好的单阶段检测算法以及准确率相对出色的基于区域提议的算法。多尺度的目标检测一直都是这两种算法优化的基本挑战,尤其是对于小目标的检测。  本文针对特征金字塔网络(Fea
学位
随着基于位置服务需求的增长,室内定位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研究发现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可以提高定位准确度。针对室内定位的发展趋势以及惯性和视觉定位的各自优缺点,从不同融合结构角度出发,本论文主要提出了以下三种融合定位算法:  第一种算法是利用极限学习机融合惯性和视觉信息进行室内定位。在基于单层极限学习机的视觉定位方法中,引入图像模糊判断解决采集的图像模糊时视觉定位算法误差大的问题。同时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随着人类对高质量图像和视频的主观需求越来越强烈,图像和视频处理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图像复原技术是指在现有硬件条件下,从软件层面对退化图像和视频进行处理,使其尽可能地复原出目标场景的细节信息以提升图像和视频质量。近年来,深度学习由于具有强大的自学能力,可以端到端地学习不同质量空间的特征映射,为图像复原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  在图像复原任务方面,现有的深度卷积神经
学位
目标检测与角度估计技术是数字图像处理研究的热门之一,伴随着深度学习框架的逐渐成熟,目标检测与角度估计技术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此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诸多场景中,然而在应对不同场景需求时,目标检测与角度估计技术经常遇到信息观测维度的问题:在某些有限的信息观测维度下观测,目标之间或目标与背景之间差异较小,进而导致分辨效果较差。因此为提升目标检测与角度估计效果,需要结合场景特点,在场景内寻找最有效的
学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显微成像是一种同时涵盖精细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的微区分析技术,具有上百个光谱波段的探测能力,光谱分辨率可达到λ/Δλ=100个数量级的光谱立体图像,最近一些文献中也称FTIR显微成像为FTIR高光谱显微成像。依据化学计量学定性剖析光谱信息时关注光谱维度,是因为FTIR显微成像数据具有丰富的特
水声通信技术作为智慧海洋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针对水声通信网络层技术的研究层出不穷,大大提升了水声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随着水声通信技术的发展,水下节点间无线组网通信受到了广泛关注,使水声传感器网络(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UASN)的工程化成为可能。在UASN中,端到端可靠传输一直是该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论文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