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的年际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oo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84~2002年的全球海洋客观分析海气热通量(OAFluxes)资料和NCAR/NCEP-2再分析资料等,使用EOF、CSVD、相关分析等多种诊断方法并结合热力适应理论,对西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揭示了ENSO事件期间海气热通量和副热带大气环流异常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耦合关系,并通过对1998/1999年和2000/2001年两次ENSO转换位相的典型个例进行分析,探讨了西北太平洋海气热通量和副热带大气环流异常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对东亚气候异常的影响,最后还初步阐述了热带与副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关系。本研究拓展了对西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认识,加深了其对东亚气候调控作用的理解,得到的以下主要结论: (1)西北太平洋低层大气环流和海气热通量的EOF分析表明,超前ENSO信号约5个月的低层大气环流异常(环流场第二模态)有利于热带太平洋海洋形成ENSO事件(海气热通量第一模态),之后ENSO事件通过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使得低层大气环流向ENSO成熟模态(环流场第一模态,滞后ENSO信号约4个月)转换。正是因ENSO产生的菲律宾附近大气异常环流持续的桥梁作用,引起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海气通量异常(海气热通量第二模态,滞后ENSO信号约14个月),进而通过副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影响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低层大气环流持续异常(环流场第三模态,滞后海气通量异常第二模态约2个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持续的大气环流异常一方面对我国短期气候有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通过影响赤道太平洋地区纬向风异常改变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洋热力状况,从而调节ENSO循环的位相转换,进而影响热带地区低层大气环流异常。这一海气相互作用过程能很好地解释西北太平洋热带与副热带环流相互作用。 (2)对1998/1999年E1 Ni(n)o。位相向LaNi(n)a位相转换和2000/2001年La Ni(n)a位相向E1 Ni(n)o位相转换的个例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西北太平洋热带与副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并较好地解释了1999年夏季和2001年夏季我国东部的降水异常。由此可见,ENSO循环与我国气候的联系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它同时受到西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的调控。
其他文献
选用昇农发、茶佳宝、顶威液肥2号、物之春4种高效液肥在夏季茶园中施用,结果表明这几种液肥能使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所提高,特别是可以提高茶叶滋味鲜爽度,减少苦涩味。 The
本文利用统计学的方法,选取海平面气压(SLP)、地表温度(SAT)、850hPa风场(850U、850V)、500hPa位势高度(Z500)以及200hPa纬向风(U200)等要素,评估了17个CMIP5模式对东亚冬季
温带气旋是重要的天气尺度扰动,其异常活动与时间平均流的相互作用会对中纬度环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东亚季风和气候。全球变暖背景下,欧亚大陆地表热力异常的变化势必通过经向温
本文根据贵州地区冰雹过程中的惯性重力波的观测事实对惯性重力波进行了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探测发现大气重力波有明显的活动规律:重力波强度在冬春季强于夏秋季,在5月和1
本文主要利用NCEP一日四次全球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2007年7月8~9日(简称07.7)发生在江淮流域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发现这次暴雨过程发生在中高纬度阻塞形势消
目前业务中使用的导风方法主要是最大相关系数法,其导风原理是在时间间隔30分钟或1小时的两张或三张静止卫星云图上通过追踪云的移动来估计风。对于1分钟间隔的云图导风,使用
利用2003~2006年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QuickSCAT(QuickScatterometer)和 GHRSST-PP(GODAE High Reso
本文利用1955~2004年逐日平均温度和降水量观测资料,对中国月、季平均温度和降水量的潜在可预报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一定评定标准下估计出潜在可预报正确率上限。 月/季
学位
面对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免职的决定,毅然交权 遵义会议开成这么个结局,那是博古万万没有想到的。连续3天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布满了看不见的硝烟炮火,在猛烈“火力”的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