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数字不平等问题及公益信息制度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和探索中国社群间存在的数字不平等问题的表现形式、根源和解决方案。研究问题包括:社群数字不平等的内涵、外延与表现维度及在中国的体现;影响中国社群数字不平等地位的因素:核心利益相关者如数字贫困社群、传统公益信息机构和新兴公益组织等对中国未来信息社会前景和公益信息制度走向的期望;美国应对社群数字不平等问题的公益信息制度政策和实践案例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公益信息制度的架构和相关政策建议。   论文采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主要有焦点小组、网络调查、介入观察、民族志未来访谈和田野调查等;主要的数据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和罗吉斯蒂回归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民族志未来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研究的核心数据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报告、国家统计局等部委的统计数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世界银行、美国联邦政府统计署以及笔者收集的一手数据等。   通过综合研究发现,(1)中国存在明显的社群数字化社会分层现象;中国数字贫困社群的代表性群体是农村社区、老年人社群和失业社群;数字中产社群主要分布在城市社区中;中国当前数字化社会分层的总体结构大致呈现沙漏型(或称M型):数字贫困社群和数字赤贫社群所占人口比重最大,数字富裕社群和数字精英的比重次之,数字中产社群的比重最小。   (2)中国数字贫困社群中的意识贫困社群主要受到收入、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感知的正向影响,以及年龄的负向影响:他们实现“数字脱贫”的关键行为“使用电脑上网”主要受到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的正向影响、年龄的负向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比较复杂。   (3)中国利益相关者代表认为未来中国信息社会的乐观前景是:2035年中国能够提供平等且免费的ICT接入机会,并建成泛在网络社会和公益信息服务体系;数字贫困社群将会消失;网络经济发展程度高,人们的数字化生活丰富,基本实现平等的数字化就业;公益信息事业发展壮大等。同时他们也预测了悲观前景和极有可能出现的前景。   (4)美国社会针对社群数字不平等问题的公益信息制度已经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美国技术机遇项目(TOP)、Prairienet项目、芝加哥网络导航员项目以及中美社群公益信息服务实践项目的案例比较研究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两个国家公益信息机构和高等院校情报学教学单位在社群公益信息服务实践中的不同地位和角色。   (5)构建了中国公益信息制度的架构,并重点评述了中国公益信息政策规划与法规的建设状况;最后提供了具体政策建议。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建立了数字化社会分层模型和分层标准,发现了中国当前数字化社会分层的基本结构和代表性社群;发现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因素对中国数字化社会分层尤其是贫困社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发现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数字贫困社群有显著影响;通过民族志未来研究访谈,提供了中国相关利益群体对中国未来信息社会和公益信息服务发展的愿景框架,为公益性信息制度设计提供了必要的需求分析基础;分析借鉴了美国社群层面的公益信息服务制度和相关政策,构建了中国公益信息制度的开放式架构,提出了我国建立和完善公益信息制度的政策框架和建议。
其他文献
体育与德育各有其特殊性,各自所要求的教育任务自不相同,但二者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的结合点。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看来,体育与德育从来都是在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和德育似乎又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以上所说更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
针对情报检索系统中存在的词不匹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性-兴趣度架构的关联规则挖掘的局部反馈查询扩展算法,并论述查询扩展基本思想、扩展算法模型以及扩展词权值的计算方
期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和发展,尤其是在加入WTO后我国汽车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外汽车公司的专利围攻。我国汽车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在如此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学历史教材思想性强,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
认为集成式的政府信息在线服务机制是我国政府信息在线服务的重要趋势,集成式的政府信息在线服务应体现出管理集成与信息共享原则。具体分析集成式的政府信息在线服务机制的
以政府决策为载体的电子政务隐性信息资源开发,是政府对信息资源应用的“示范作用”的体现。以主题地图的主题、关联和事件要素为基础,开发出面向主题定位的导航目录、面向事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达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主阵地。音乐教育通过生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