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近场喷雾特性的可视化试验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null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油机缸内燃油的雾化质量对其燃烧排放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缸内燃油的初次破碎雾化质量,所以对柴油机喷雾特性尤其是近场喷雾特性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但由于近场喷雾受到喷射压力、喷嘴结构以及燃油物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且近喷孔区喷雾有着散射严重、不透光性的特点,再加上测试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对近场喷雾的研究困难重重,突破性成果较少。本文利用两种不同的试验测试系统对柴油机近场喷雾特性展开研究,其一,模拟真实发动机工况,采用超高速拍摄系统对不同孔径、喷射压力和背压对近场喷雾锥角变化特性和喷油器启喷特性及燃油初次雾化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二,采用纳秒闪光拍摄系统,利用其闪光时间纳秒级的特点,对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近场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掺混比和喷射压力对其的影响,并对近场喷雾射流液核的表面波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超高速拍摄系统对不同孔径、喷射压力和背压对近场喷雾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喷雾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近场喷雾锥角的变化曲线呈现出了“始峰”、锥角稳定波动段和“末峰”的三段式发展规律;启喷阶段,随着喷射压力和喷孔直径增大,“始峰”峰值越大,但喷油器启喷性能却随喷射压力增大而变好,与孔径的关系则相反,而背压对启喷阶段近场喷雾特性及喷油器启喷性能影响较小;结束阶段,随着孔径、喷射压力和背压增大,“末峰”峰值越大,出现更晚,喷油持续时间更长;稳定阶段,随背压增大近场喷雾锥角逐渐增大,随孔径增大则呈减小趋势。采用纳秒闪光拍摄系统研究了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近场喷雾特性,结果表明,随掺混比增大,近场喷雾形态更为细长,初次雾化质量较差,0~55μs内,近场喷雾贯穿距逐渐增大,并呈三段式发展,近场喷雾锥角和喷雾面积与掺混比则呈负相关,55μs至喷油稳定阶段,各掺混比近场喷雾形态和稳定后喷雾锥角差别明显;低喷射压力时,近场喷雾呈细条状,随喷射压力增大,喷雾形态开始呈现出“伞状”,启喷阶段前期,近场喷雾贯穿距、近场喷雾锥角和喷雾面积随喷射压力升高而逐渐增大,喷油稳定后,各喷射压力近场喷雾形态和近场喷雾锥角也有着明显差别;近场喷雾表面波波长主要在13μm-100μm范围内变化,并呈现出先变大后减小的循环变化趋势,表面波振幅随距喷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加,主要集中在4μm-52μm范围内,波长和振幅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函数关系,同时,提高喷射压力对表面波初生有促进作用,初始表面波形成会更靠近喷孔。本文对柴油机近场喷雾特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测试方法和结果分析方面有一定创新性,对后续更为深入的研究近场喷雾特性具有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即使过了多年,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的C.V. Starr讲席教授、跨国法研究中心主任弗朗西斯·格里高利·施耐德,依然能清晰地回忆起自己刚从耶鲁大学政治学专业本科毕业时的场景.r
期刊
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变深阻流堰板机头,并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后利用有限元法进行三维模拟,结果证实了该项研究的价值.理论上,采用Chmiel和Schüm
该文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应用神经网络和模糊燃料的组分和性质与发动机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应用相关分析方法求得了燃料的组分和性质,即密度,多芳香族化合物
疫情期间,在上海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外国专家,却在我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选择留在或返回上海,与中国人一起工作、共同抗疫.他们为何作出这样的选择?近期在沪工作和生
期刊
该文从其多维流场特性和实际应用两方面对其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进行变结构分析,该文主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KIVA-Ⅱ程序为基础,对其数值方法和程序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协同推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的重要指示.中科大积极响应,在中科院、安徽省政府和国家卫健委等
期刊
3月2日,空气成像无接触电梯按钮终端在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大楼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安徽省立医院行政楼、安徽省投资大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海关大楼等多家单位也已经
期刊
该课题选取该设备生产时的加热干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从而指导热压模具的设计,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的目的.基于对热压模具加热过程的理论分析,该文建立了描述三维
该文的重点在于通过对添加剂强化机理的研究,探讨添加剂对吸收强化影响的基本规律,寻找更加有效的强化方法. 该文的工作,对于吸收式制冷机的发展,吸收过程中传热传质问题的强
为了研究钙基脱硫技术在改造利用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该文围绕炉内喷钙脱硫中石灰石分解和煅烧、煤粉着火、钙基脱硫灰粒子的辐射特性变化以及炉内脱硫灰渣结渣特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