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蚀地貌是风沙地貌的主要类型之一,但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风积地貌研究较多,对风蚀地貌研究偏少。在沙漠化调查、监测、治理工作中也将注意力集中于流动沙丘及其所占面积比例以及沙丘的固定程度,对风蚀形态未予足够关注。研究土壤风蚀的学者主要侧重风蚀强度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土壤物质含量变化的定量研究,对风蚀形态也注意不够。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是我国目前由沙质草原向沙地演化的重要沙漠化地区,已形成并保存有大量不同规模、形态和发展阶段的风蚀坑,是进行野外风蚀研究的天然试验场地。开展该区风蚀坑的研究,对于说明风蚀坑的形成机理,理解草原沙漠化发生发展过程,评估风蚀坑的形成所反映的环境事件对草原演变的影响,设计新的沙漠化监测和评估方法,并最终为因地制宜调整草原利用方式防治沙漠化提供方法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选择呼伦贝尔沙质草原三大沙带北部典型风蚀区,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采用地形测量、土层组构及机械物质成分分析,并结合地形图、航片判读、社会经济调查,对区内风蚀坑及其坑后积沙的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形成原因等进行了研究,对草原区沙漠化问题进行了思考。
研究发现呼伦贝尔草原三大沙带均以规模大致相当、密度和联结程度不同的风蚀坑(洼地)及坑后沙丘与其间的平坦残余背景沙质草原相间为特色。其中,沙质草原风蚀坑由形成于沙质草原薄弱土层及其下伏松散沙沉积物上的风蚀沙坑,以及被风从沙坑掏蚀搬运到邻接的坑外下风方向沉积形成的坑后沙丘两个基本要素组成,平面形态大致呈椭圆形或扇形,长轴与盛行风方向一致。坑后积沙呈低缓的类似抛物线形沙丘形态,平均面积达风蚀沙坑的8倍。现代风蚀沙坑的面积与其长度呈非直线相关,大型坑面积增加的主要贡献来自侧向发展。裸地阶段风蚀坑方向性不明显,但随着风蚀坑逐步发育,长轴方向向盛行风方向集中。风蚀沙坑的长:宽:深值随成因和发展阶段有规律地变化。
风蚀坑根据其几何形态和组合特征可分为卵圆形、串珠状、带状或槽状等简单类型,以及裸地型、肾形、花朵状、葫芦状、掌状、方形等复合型共9种;根据发育阶段分为活跃发展的、固定或消亡的、活化的风蚀坑;根据成因分为自然形成的和人类活动诱发的风蚀坑,后者进一步分为翻耕、道路、人居复合类型。风蚀坑后积沙可以根据平面形态、厚度、相互关联程度分为沙影,沙席和沙丘。
坡地、平地、梁岗丘等地带的风蚀坑分别占总数的60%,22%,17%。坡地风蚀坑有48%分布于SW坡,20%分布于S坡,27%分布于NW,N,NE坡。坡地风蚀坑的54%位于坡地上部,31%位于中部,15%位于下部。SW坡上部风蚀坑高发生率与水分条件差、风蚀强度比较大、植被发育差、土层薄弱有关。87%的风蚀坑为人类活动引发,翻耕、道路、人类定居活动诱发的风蚀坑分别占35.8%、34.8%、16%。NW,N,NE坡风蚀坑73%为道路引起。平地风蚀坑89%为道路、翻耕、人类定居活动引起。现代风蚀坑大规模发生是干旱多大风的恶劣自然环境背景与人类开垦草原的大范围、高强度干扰土层活动相耦合的环境事件引起的。
1989年呼伦贝尔草原的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8065 km2,2000年为20893 km2,11年间增长了159%。1986年至1996年呼伦贝尔新开垦耕地3613 km2,耕地面积增加34.8%,耕地重心向西北移动33.5 km。新增耕地的79.7%来自沙质草原区东南部沙漠化土地分布面积最广、沙漠化危险性较大的新巴尔虎左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沙质草原。在面积不断缩小的草原区,1989到1999牧业年度大小牲畜头数从271万头只增加到480万头只,目前正在推行项目带动饲料地建设的新一轮草原开垦。呼伦贝尔草原植被及生态地质环境正面临着人类干扰活动持续快速增强的空前压力。
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表现形式主要是风蚀坑扩展和坑后流沙蔓延。风蚀坑是坑后积沙的“源”。在治理沙漠化土地时不能只注意各种活动程度不同的积沙形态,应当首先并重点对其“源”区的风蚀形态给予充分重视,否则将是事倍功半。
风蚀坑发生的关键是地表植被和土层的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层是沙质草原区的脆弱生态系统和珍稀自然资源。应当继承草原文化的优良传统,将植被和土层保护作为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的最基本原则贯穿于草原区一切人类活动中,从根本上防止土地风蚀和沙漠化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