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西坳陷的北界为米仓山推覆构造带,南界大致在雅安至乐山一线,北西以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为界,东界为龙泉山断褶构造带。川西坳陷在印支、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期,受龙门山陆内造山带的影响,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化,整个四川盆地的发育受控于龙门山。川西坳陷的形成开始于印支期的强烈造山作用,燕山期发育了类前陆盆地,四川期盆地进入萎缩阶段,喜马拉雅期又形成类前陆盆地。本次项目通过探井合成地震记录中的波阻与井旁道对比,反射波阻一一对应确定了三叠纪及其后的10个地震反射层与地质层位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地震剖面细致刻画,发现研究区断裂特别发育,具有多方向、多期次的断裂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并运用平衡剖面的原理,研究证明研究区可划分为四期断裂带,依次是印支期EW向构造带、燕山期NNE向构造带、四川期NNW向构造带、和喜马拉雅期SN向断裂带。通过分析物探解释剖面,我们所确定的构造圈闭大体集中在合兴场和罗江两区域。具有深中浅不同的特征:深部的结构最为复杂,近东西向的印支期褶皱被卷入燕山期隔挡式褶皱,两期褶皱叠加导致多种类型的圈闭发育;中部主要是主期构造NNE向圈闭;浅层受多期构造改造作用明显,圈闭面积小,破坏力强。我们运用Ramsay的构造叠加恢复,分析认为印支期的褶皱形态为近EW向,直立褶皱,燕山期构造近NNE向,近直立,两期褶皱叠加效果为穹隆状。四川期形成NNW向褶皱,叠加于古构造基础之上,加强或改造了圈闭;喜马拉雅期的SN向构造只要对浅表层影响较大,深层影响较小。综上,我们的研究认为:印支期构造运动和燕山早期造就了早期的古圈闭,并为油气运移提供了断裂通道;初步认定生烃期开始于印支晚期,高峰是燕山中期;生成的油气聚集在先存的古构造圈闭中。因此,古新世四川构造事件之前形成的古构造圈闭或古今叠置发育的圈闭控制天然气的聚集,这些圈闭是天然气聚集成藏的最佳场所,而那些古新世四川构造事件及其之后形成的圈闭则属于无效圈闭。四川期及其后的构造运动对于油气储运的贡献不大,局部地区甚至破坏了原有构造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