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冲积大平原微地貌分析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ing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原是我国广大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地域,然而平原上地貌的起伏与坡向,都会引起地表水热条件的显著差异,从而影响着农田水利、土壤改良等方面的生产实践,由此而产生的早、涝、盐碱、风沙等现象更是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此外,平原微地貌的研究与许多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都紧密相关,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论文以文献调研与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对历史文献、方志、专题地图以及各类地学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黄淮冲积大平原微地貌分析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通过多种信息的复合来相印证与说明,全方位、多层次的提高对平原微地貌的认识,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对黄淮冲积大平原微地貌分析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   (1)论文通过对平原微地貌的概念、分类体系与研究方法的阐述与分析,设计了从遥感图像、地形图以及DEM等信息源出发,探讨黄淮冲积大平原微地貌形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平原微地貌主要形成因素及其成因信息特点的分析,探讨适宜的成因信息分析方法。   (2)针对使用遥感图像进行平原微地貌分析过程中,缺乏增强地貌特征的图像判读标志以及地表覆盖对平原地区原始地貌的掩盖等问题,论文提出了使用“痕迹分析与历史重建”的遥感图像分析思路来进行平原微地貌分析的新途径。使用多源数据对比分析和多时相数据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农田利用方式、地表水分、人为设施、土壤盐渍化等地貌判读标志,对古河道、决口扇和湖沼洼地等主要平原微地貌类型进行了遥感图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人类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的前提下,通过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痕迹可以分析平原微地貌特征。   (3)针对平原地区自然环境要素带有的人工雕凿痕迹,有些已经超越地貌因素制约的问题,论文提出使用以顺直地形图为代表的早期地图资料,采用地图分析方法来辅助平原微地貌分析的新途径。论文阐述了通过水系、等高线、河流标志物、道路与居民点,以及农作物分布等地形图要素来进行平原微地貌分析的方法。   (4)针对平原微地貌高差变化微小的问题,论文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得出,具有1米以内垂直精度的高程数据源可以卓有成效的区分不同微地貌类型的形态特征。高程数据源调查结果、微小起伏和植被覆盖条件下主要数据源高程精度的评价结果,以及由美国马里兰州LIDAR地形数掘生成的系列图件分析表明,LIDAR DEM的总体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高程精度最高,使用LIDAR数据和野外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反映微小起伏地区地面实况。综上所述,论文提出使用LIDAR DEM进行平原微地貌形态分析的新途径。   (5)在平原微地貌地图分析中,论文通过苏皖鲁豫南四湖西典型区的地貌、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等图件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反映平原微地貌的各类信息之间的关系。通过1∶100万南京幅地貌图的编制,探讨了电子地貌图与数字地貌信息集成方法,并且在南京幅地貌图数掘的基础上,进行了黄淮冲积大平原微地貌格局分析研究。   (6)在研究展望部分,论文以构造制约因素—河流运动规律—沉积物分布与地貌物质组成—平原微地貌类型为主线探讨了平原微地貌主要形成因素,归纳出成因信息的特点以及分析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平原微地貌的成因信息可以通过地理分布规律和历史发展过程这两方面来体现。成因信息的分析存在时空变化的反演和模拟,以及多学科知识和多源数据融合等关键科学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采用图解和地图的表现形式,使用地学信息的图谱方法来反演和模拟时空变化规律,使用格网地图来促进多学科知识与多源数据综合集成的解决思路。
其他文献
去年12月15日,辽宁《半岛晨报》第7版转载了四川《华西都市报》一则报道,讲的是去年7月12日四川广安市武胜县嘉陵江河段上发生的九男九女集体裸泳淫乱的违法事件,其中有六名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式急需转变,三维虚拟城市的出现为城市规划人员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城市规划人员可以在一
随着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已竣工的建设项目逐年增多、空间分布范围日益广泛,使得建设工程的管理不断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为了弥补纸质地图及
水是生态和环境的核心要素之一,湖泊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但近年来,水污染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水质普遍下降,已危害人们的生
本文对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中的负载平衡进行了研究。文章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的需要,将P2P技术引入到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了一种P2P模式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结构。对P2P模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问题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得以显现,城市个性缺失、经济结构失衡、环境污染严重、公共设施缺乏等城市顽疾日益凸显。而如何让城市
植被对全球能量循环及物质的生物化学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力等是表征植被特征的重要参数。反演生物物理学参数,模拟生态系统循环是评价生态
城市化是工业化引起的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与世界城市化过程相似,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同样面临资源短缺与浪费叠加、环境恶化的压力,表现出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撑越来越受到重视,数据共享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要求。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相继建设了一批地学数据库。不同地学分支
以“中国梦·亚洲梦”为主题的第六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媒体合作研讨会12月6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在开幕式上致辞。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省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