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卒中属中医“中风病”的范畴,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针灸疗法具有促进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作用。但对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介入时机、针灸刺激量、两次针灸之间的时间间隔等方面尚存在争论,严重影响了针灸在治疗脑缺血的临床应用。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是脑卒中康复的主要机制,针灸促进脑缺血后功能恢复的机理特别是对大脑可塑性关键结构部位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不同针刺量对脑缺血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为提高针灸治疗脑缺血的临床疗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计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以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为模型,采用神经行为学、神经电生理等技术观察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脑缺血对大鼠缺血同侧海马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的影响,及针刺对其影响,探讨针灸促进大脑可塑性形成的机制,为针灸治疗脑缺血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文献研究 通过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名、病位、病因病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源流、发展过程及现代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案的文献回顾,深入认识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及针灸治疗脑缺血的现状,并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脑缺血的时效性研究、脑损伤后大脑可塑性研究和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研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针刺对脑缺血后的功能恢复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临床研究 将临床67例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每日针刺一次组和每日针刺两次组,以导师靳瑞教授治疗脑缺血的成熟方案“颞三针”针法为干预手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一疗程后、治疗两疗程结束应用Fugl-Meyer评价法来评定患者瘫痪侧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分级法来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观察针刺及不同的针刺刺激量对脑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如下: 1.“颞三针”针法能明显提高脑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并在一定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