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植物根瘤内生固氮放线菌物种多样性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采用根瘤匀浆法,利用无氮BAP培养基、S培养基、JA培养基、ISP4培养基和FTW培养基,分别从采自云南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海南省的12种植物根瘤内分离得到60株固氮放线菌。分离结果表明,成分相对简单的BAP培养基和S培养基分离效果较好,还发现萘啶酮酸和放线菌酮的组合要比同剂量链霉素和制霉菌素的组合、链霉素和放线菌酮的组合以及萘啶酮酸和制霉菌素的组合的抑菌效果好。对所分离得到的60株菌株进行了形态观察,菌株49615等在基内菌丝上可形成大量的单个孢子;菌株49640等基丝丰富,气丝较短,菌株49641等基丝丰富,有分枝,气丝形成短孢子链;菌株49601等14株菌可产生褐色、黄色、棕色等可溶性色素。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均能利用葡萄糖和阿拉伯糖作为唯一碳源生长,除菌株49616外,均能利用木糖作为唯一碳源生长。所有菌株都不能在含有10% 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不能使纤维素水解、利用七叶苷、不能利用乙酸钠。大多数菌株能使硝酸盐还原、淀粉水解。仅菌株49611、49612、49616能利用柠檬酸钠;仅菌株49601能使明胶液化,菌株49606能利用草酸钠。16S rDNA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60株供试菌被划分为4个属,菌株49601等38株菌属于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菌株49639等20株菌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菌株49659属于野野村菌属(Nonomuraea);菌株49660属于假诺卡菌属(Pseudonocardia)。回接实验结果表明,供试菌株49616和49625在回接于相应的宿主植物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马桑(Coriaria sinica)和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后,宿主植物的长势好于对照组,且小单孢菌属的菌株49625回接马桑后出现结瘤现象。对植物根瘤切片进行电镜观察表明,根瘤细胞内有菌丝、孢囊等结构,对根瘤总DNA进行弗兰克氏菌属、小单胞菌属、链霉菌属、假诺卡菌属特异性序列扩增,所检测的根瘤中都出现了不同数量的特异性扩增条带,说明同种植物的根瘤中存在多种放线菌,具有物种多样性。
其他文献
恒化器是一种基本的实验装置,在生态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具有恒定容积的微生物连续培养装置,该装置通过输入营养液,以及排出剩余营养液和有机物的混合物,从而保持平衡.通常
论文主要研究由局部奇异共振而造成的隐形。我们将二维上的相关结论推广到三维的空间中,但现有的两篇文章已明确指出,在三维空间中这种奇异的共振是不会发生的。所以在论文中
蠋式幼虫(长翅目Mec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及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除了具有三对典型的胸足,在腹部还具有数目不等的腹足。但这些腹足与胸足之间是否存
为揭示贵州南部斜坡地带连片峰丛洼地形态数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规律,本文运用了Arc GIS9.3、Erdas9.2、SPSS19.0、GS+3.0等软件对峰丛洼地各形态数据提取与分析,发现其主
人类的出现伴随着大量新基因的产生,其中包括由GLUD1通过反转座产生的GLUD2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2)谷氨酸脱氢酶(GDH)催化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的相互转化。α-酮戊二酸
漆酶是多铜氧化酶家族的成员之一,它含有四个典型铜离子,Ⅰ型铜用于将多酚类底物还原的电子传递给Ⅱ和Ⅲ型铜组成的三铜核心簇,氧气进入漆酶后在三铜核心簇与传递而来的质子
近年来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单光子源一直是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Fock态的光子数分布在时间域是趋向于均等分布。直接观测具有反聚束效应的单光子源的一光子
非牛顿流体在各个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Johnson-Segalman流体作为具有代表性的非牛顿流体,研究Johnson-Segalman流体在圆管中流动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Johnson-Segalman
多维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十分复杂,系统中普遍存在时变、随机等因素,导致分析其复杂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存在一定困难。对于包含快、慢双时间尺度变量的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其
西北黄土地区是我国地质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支持下,黄土地区生态环境相较以往虽有较大改善,但随着该地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进行,以及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