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整脊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科研設计,在临床上按照相应的标准,于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集90例6至17岁的ADHD患儿病例以针灸结合整脊、单纯整脊及单纯针灸三种疗法进行研究,並采用SNAPⅣ评分量表、Conner家长简易问卷、标准进步矩阵(SPM)、优势与困难问卷(SDQ)评估等评价指标和量表来观察和评估三种疗法分别治疗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ADHD患者核心症状以及其他临床表现缓解的程度。并对三种治疗方法治疗ADH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客观且科学性的评价,从而建立一套规范的、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进而为临床上ADHD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使患儿在治疗上有更多选择,这样不但能达到更高的康复有效率,还能广泛推广。
  方法:
  本研究收集于澳大利亚悉尼北岸诊所就诊,年龄6至17岁间之ADHD患儿90例,共分为三组,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9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三组中,每组30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通过筛查阶段并提供书面同意参与意愿,符合条件的参与者被纳入试验并随机分配到三组中的其中一组,使用顺序编号相同的密封不透明信封来实现分配,每个信封都包含一张5cm×5cm的纸张,书写代码表示组1、组2或组3,这些纸张被放置在信封内的折叠铝箔片上,三组之间的大小或重量没有可检测到的差异。第1组采用针灸结合整脊疗法进行治疗,第2组仅采用针灸治疗,第3组仅采用整脊疗法治疗。
  所纳入研究的对象均符合DSM-Ⅴ制定的儿童ADHD临床诊断和分类标准。所有患者症状的性质、频率和持续时间均符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同时以中医的四诊八纲诊断方法把患儿分为痰湿内瘟、肝腎陰虛、心脾不足及心肝火旺四型。所有患者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必须得到家长或者监护人的书面同意。患儿没有智力障碍、弥漫性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已经诊断出的焦虑症、双相障碍、特殊学习技能发育不良不是由器质性疾病或药物不良反应(ADR)引起的过度活跃症状。
  排除已确诊发育障碍、有癫痫病史、合并有另一神经疾病的存在、妊娠以及研究过程中药物的任何变化、在治疗过程中无法耐受针灸和整脊治疗的刺激、患者的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治疗、在研究期间接受除针灸和整脊治疗以外的其他治疗及未获得书面同意的原因而未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所有参与者都自行决定参与临床研究。所有参与者的家长或者监护人也必须签署同意允许其子女参加研究。他们获得知情同意书的副本,并将原件保存在诊所。
  知情同意书包含以下内容:主要研究者和主管医生的姓名,进行研究的诊所名称,参与研究的治疗组简要说明,研究的持续时间,使用的问卷,伦理学批准,随时退出研究的权利,以及通过会议和出版物传播研究结果,同时维护参与者的隐私。
  然后进行随机分组:第1组采用针灸结合整脊疗法进行治疗,第2组仅采用针灸治疗,第3组仅采用整脊治疗。
  本次研究的医学工作人员包括一名针灸从业者和一名整脊治疗师。针灸师拥有中医学学士学位,整脊治疗师拥有脊柱神经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两位从业者都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澳大利亚执业医师。
  组1以针灸结合整脊疗法;先进行针灸治疗。选取的主要穴位包括百会、风池、神门、太溪和太冲,痰湿内扰加大陵和丰隆,肾虚肝阳上亢加三阴交和侠溪,心脾两虚加心俞和脾俞,心肝火旺加照海和神庭。穴位的定位采用针灸特有的定位方法,即骨度分寸法。寸是患者中指的指间折痕之间的距离。根据传统中医脉象和舌诊诊断,如果患者出现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关临床表现的额外体征和症状,则选择相应主穴以外的辅穴进行治疗,如痰湿内扰加大陵和丰隆,肾虚肝阳上亢加三阴交和侠溪,心脾两虚加心俞和脾俞,心肝火旺加照海和神庭。穴位选取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件钸针灸学》”,使用的针具是规格为0.25×30mm的汉医牌一次性无菌套管针灸针,用酒精常规消毒针刺部位的皮肤,快速刺入皮肤,拔出针管,继续进针0.3~0.5寸,采用提插或捻转的手法行针,当患者感觉到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时即为得气。留针20分钟后出针,并用无菌棉签按压针眼5~10秒。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12周,即24次。
  组一患儿绁再进行整脊治疗。颈椎:单侧操作。患者以颈椎为中心,采取仰卧位。医生的食指放在患者颈椎节段的关节突关节后外侧,轻微的弯曲病侧和旋转对侧到目标侧,直到手下感知到接触点组织中有轻微的张力,再用高速低振幅的推力,以调整颈椎关节突关节的位置。胸椎:患者采取坐位,颈部舒适的弯曲,抬起双上肢和腋窝,医生站在患者后面。这个过程是为了调整下位椎体棘突的旋转运动,在病人的后面垂直放置一条毛巾,通过腋窝的支撑作用,在推力作用于毛巾时,也用一股力量作用在平行于调整节段的前上方进行椎体调整。腰椎:患者采取标准的腰椎横摇体位,微屈身体侧躺,使一侧的肢体在上。医生站在患者前面,与骨盆水平的位置,并稳定住骨盆,医生用前臂或手按照长短杠杆的原理来松弛组织,并且用一个推力矫正腰椎的位置。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12周,即24次。
  组2是仅针灸治疗组:探用相同穴位及针具,操作手法及选穴方法与组一之针灸部份相同,
  组3,仅整脊治疗组:揉用之技术与组一相同
  治疗前以及结束12周的治疗后,每位患儿或者其父母填写SNAPⅣ评分量表、Conner家长简易问卷、标准进步矩阵(SPM)、优势与困难问卷(SDQ)等量表和指标;按照治愈、显著改善、有效和无效的评价标准评估三种治疗方法治疗ADHD的综合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是否出现晕针、滞针、弯针和血肿等针刺不良反应和整脊不良反应。
  记录所得的全部数据,由另一名参与研究的工作人员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其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等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三组纳入研究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病程长短、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前的SNAPⅣ评分量表、Conner家长简易问卷、标准进步矩阵(SPM)、优势与困难问卷(SDQ)平均得分等一般基线情况,经组间对比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的治疗后,再次记录三组组患者的SNAPⅣ评分量表、Conner家长简易问卷、标准进步矩阵(SPM)、优势与困难问卷(SDQ)平均得分等值,分别与治疗前的值进行比较,经统计分析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结合整脊组分别与针灸组、整脊组进行组间比较,经统计分析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与整脊组进行组间比较,经统计分析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结合整脊组治愈8人,显著改善9人,有效11人,无效2人,总有效率为93.33%;针灸组治愈3人,显著改善5人,有效14人,无效8人,总有效率为73.33%;整脊组治愈4人,显著改善5人,有效9人,无效12人,总有效率为60.00%。针灸结合整脊组分别与针灸组、整脊组进行组间比较,经统计分析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与整脊组进行组间比较,经统计分析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纳入研究的三组患者之年龄、性别和病程畏短及中医证型分析,治疗前的SNAPⅣ评分量表、Conner家长简易问卷、标准进步矩阵(SPM)、优势与困难问卷(SDQ)平均得分等一般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与单独针灸治疗和单独整脊治疗相比,针灸结合整脊在治疗ADHD时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患者的核心症状改善最明显,治疗有效率最高。
  针灸和整脊都是治疗ADHD有效方法,它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病情,但是相比于单一的治疗方法,两者结合治疗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针灸结合整脊在治疗ADHD时,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并且其操作简便安全,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  DNA双链断裂(DSB)是最致命的DNA损伤类型之一。如果未能正确地修复DNA双链断裂会导致染色体畸变、基因组不稳定性和细胞死亡增加。DNA双链断裂的末端切除形成3单链DNA(ssDNA)对于启动DSB修复的同源重组(HR)途径至关重要。由于缺乏同源DNA作为模板,HR通路在G1期细胞中受到严格限制。核酸外切酶1(EXO1)是负责DSB末端切除的3ssDNA形成的关键分子。EXO1被报道通
学位
目的  调查了解汕头市城区儿童乘车行为和儿童约束系统(Child Restraint System, CRS)使用情况,并与本研究团队2012年、2015年、2017年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揭示儿童乘车行为及CRS使用的变化趋势。  采取不同干预措施对幼儿园儿童家长开展干预研究,并进行干预效果评估,为提高CRS使用率,推动我国制定儿童乘车安全相关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现况研究:包括路边
目的在前瞻性队列人群中分析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状况和该类疾病的影响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研究以金昌队列为平台,以入组队列基线得47998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获取研究对象流行病学数据,每个研究对象接受健康体检,并获取其生理生化指标,应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基线人群中人口学特征,心脑血
背景与目的: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减退,抵抗力下降,正气不足等原因常常容易感受外邪而致病,而社区获得性肺炎又是老年人易患的一种疾病。由于老年人身体状态的特殊性,大多数老年人患有社区获得性肺炎时,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同时伴随各种并发症,易出现误诊和漏诊,从而延误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本研究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研究老年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
学位
目的:  小儿功能性便秘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主要以排便间隔长、粪质坚硬、排便疼痛、排便困难为主要表现,且随着现代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便秘问题越来越严重,逐渐成为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胃肠疾病、心理健康等危险因素。功能性便秘是慢性病,现代治疗多以泻剂、通便药物为主,药物治疗时间较长,多数患儿及其家长未能配合,往往效果欠佳。导师从事儿科医师多年,对消化系统疾病研究深入,特别是对治疗小儿功
目的:  方有执,字中行,明代着名医家,其著作《伤寒论条辨》及其本人的学术思想对明清时代伤寒论的研究影响深远。方有执认为《伤寒论》一书成书年代久远,其中经过晋.王叔和改动原文,及成无己的注释,又多窜乱,《伤寒论》一书已失去张仲景原意。故方有执倡导错简,重订伤寒,所以方有执被后世称为错简重订之始。方氏错简重订派作为明清时代研究《伤寒论》的重要流派之一,但在近代对方有执的学术思想却少有研究。所以本文的
目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程反复,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不等,其症状时轻时重,患者常伴有精神压力,心理质素下降的表现,在相关的文献都有记载。西医对其病因病机尚未明确,主要考虑与内脏敏感性和胃肠动力有较大关係;而中医主要依据其症状和特征,进行辨证论治,故疗效较西医显着,且其症状不易反复,副作用少,较为符合现代人对治疗疾病的需求。本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习劳绍贤教授的成功经验,推广应用他的理论体系和中医治疗方
目的:  “益气升阳法“为古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所善用的治疗大法,不论古今研习中医者欲在脾胃相关疾病当中取得优越的疗效,皆务必在此处下苦功。因此本文欲从“益气升阳法“为题作上下求索,上以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伤寒论》中太阴病篇及其与脾胃相关的论述,下以“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说奠基人李东垣对此的思想理论,围绕两者间的学术理论做背景作分析归纳从中再加以比较,务求总结两者在脾胃内伤学说中对益气升阳法上的理
学位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探寻治疗该病的最优针刺方法,从而为临床上原发性痛经的针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治疗思路。  方法:  将符合本研究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周期疗法治疗。所有患者均于痛经发作的第1天开始治疗,均治疗2个月经周期,并于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对比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