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电化学发电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具有比功率高、比能量大、环保、可靠性高等优点,在交通、发电、军事等领域应用广泛。传统PEMFC工作温度在60℃左右,电池面临着水管理困难、冷却系统效率低等挑战,提升电池温度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许多车用PEMFC已开始逐步采取“高温高压”技术路线,研究电池在高温高压运行模式下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模拟使用的PEMFC三维数学模型进行了介绍,并利用FLUENT平台进行数值计算,首先分析了加湿度对电池稳态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高温高压运行时,水蒸汽的凝结过程被推迟,电池受水淹影响较小,此时影响电池输出电压的主要参数为膜中水含量,阴极加湿度较低的工况,膜中含水量很低,即使在大电流下,电池依然面临着干膜的威胁,电池极化损失增大。总的来说,阴阳两极均饱和加湿时,输出性能最佳;降低阳极加湿度对电池性能无明显影响,降低阴极加湿度时,输出电压显著下降。
  本文模拟了外接电流负载发生突变时电池输出特性的响应情况,结果显示:电流加载及减载过程中,输出功率都会发生过调,高温高压下输出功率过调幅度小于低温低压下,但响应时间略长于低温低压下,总体响应时间均保证在0.25s以内。
  建立了具有平行流道流场和交指型流场的PEMFC三维几何模型,讨论了高温高压下流场结构对电池运行性能的影响,在变负载时,输出电压响应时间约为0.1s,变载幅度最大时可达0.5s,氧气质量分数响应时间为0.5s至3s不等,膜中水含量及催化层内液态水含量响应时间为180s左右,迟滞性严重,变负载运行过程中,氧气传质及液态水传质无过调现象出现,而电池电压和膜中水含量发生了较明显的过调,且变载幅度越大过调幅度越大。
  通过对比两种流场可以发现,在变负载时交指型流场响应更迅速,加载时电压下冲不明显,氧气传质在0.5s内可达到新的稳态,而平行流道流场需要3s才能达到稳态。且变载后达到新的稳态时交指型流场综合性能更好,电压损失更小,催化层内液态水含量较小,氧气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平行流道流场,分析原因为交指型流场的气体流道末端封闭,使得反应物及副产物的传质方式由自由扩散变为强制对流,气体传质驱动力更强,且对岸下区域的液态水去除效果更好。同时还观察到交指型流场的电流密度沿气体流动方向分布十分均匀,而平行流道流场沿着气体流动方向电流密度不断增加,电池进口处电流较低,电化学反应程度较弱,因此考虑到性能的均一性,交指型流场更适用于流道设计较长的电池。上述结论可为高温高压运行时电池流场结构的选取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在相关研究仍较少的以苯乙烯为模型反应物的VOCs污染治理领域中,筛选出一种高效廉价且稳定持久的催化剂,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MnO3、La0.9Ce0.1MnO3、LaMn0.6Cu0.4O3与La0.9Ce0.1Mn0.6Cu0.4O3等四种钙钛矿型催化剂,通过连续3轮循环催化实验与12h耐久性实验,并结合XRD、BET、SEM、XPS、H2-TPR、O2-TPD、TGA、TG-GC
泵辅助环路热管是一种新型的主动与被动结合的相变散热装置,它解决了传统平板式环路热管因毛细抽力有限而引起的传热距离短、传热极限低、温度波动和启动失败等问题,在高热流电子器件散热和航天器热控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其传热性能、拓展其适用范围,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索了新型工质和新型微泵在泵辅助环路热管中的传热表现,检验了其同时对多个热源散热的可行性和运行规律。  作为泵辅助环路热管的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落实节能减排,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热能作为能源存在的形式之一,其传递与转换过程广泛存在于各大工业领域。换热器为对流换热进行的主要场所,因此发展强化传热技术对实现换热器的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单管内对流换热过程为研究对象,开发新型管内扰流技术。我们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展开对流场结构、强化机理及不可逆性的分析研究工作,并根据
学位
颗粒堆积床由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如今在许多工程领域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但是床层内部传热系数较低,流动压降大,限制了其在传热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如何有效的改变床层内气体的流动特性,强化床层内部的传热性能,提高床层内气体和固体之间的换热,对于指导堆积床在传热领域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堆积床内气体的流动阻力特性,主要研究了单一粒径堆积床和复合粒径填充方式下堆积床内的流
学位
烧结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是提高钢铁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借鉴干熄炉的结构形式和工艺流程提出的一种新型烧结矿显热回收装置——竖罐式余热回收系统是目前烧结余热回收研究的重点方向。其研究核心是余热回收罐体内冷却段的气固传热和流动阻力特性问题,是决定烧结竖罐余热回收技术可行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针对竖罐式烧结余热系统气固传热过程的优化设计以及料层阻力特性展开研究。  首先将烧结床层视为多孔介质,并
盐度梯度能量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大量蕴含在河流入海口处,随着世界能源多元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对于盐度梯度能量的利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纳米尺度反电渗析发电是一种将盐度梯度能量转换为电能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纳米通道对离子的选择作用产生净电流,加上载荷后形成发电回路。本文基于课题:“基于膜蒸馏与反电渗析的低温余热利用的新型热力系统研究”,以改善纳米通道反电渗析系统的发电
用于油水两相分离的水力旋流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和环境治理等行业中,而轴向入口水力旋流器因结构紧凑、内部流场稳定、分离效率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本文以入口带有螺旋流道,采用轴向进口的方式,底部带有倒锥的水力旋流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分离性能。  本文使用CFD软件对该型水力旋流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旋流器大锥段、小锥段等截面处的压力场、速度场、湍动能、油相体积分数分布等情况,计算出了该型旋流
贯流风机是家用空调中常用的核心送风部件,其特殊的结构对于空调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空调的风量、噪声等各方面性能需求越来越高。本文基于某企业提供的贯流风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湍流模型在模拟贯流风机时的适用性,并对换热器的不同形状、布置方式和位置进行模拟,分析其对风机性能的影响,为家用空调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进行二
学位
管式光生物反应器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实现微藻大规模培养的反应器,但其存在混合性能差的问题。研究发现,在反应器中添加静态混合器可以有效地改善藻液混合,而静态混合器结构多样,选择合适的结构十分重要。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研究四种静态混合器对反应器混合性能的影响,提出以形成多纵向涡的方式促进藻细胞运动,引入叶片型静态混合器,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实现在不大幅增加功耗的前提下,提高藻细胞平均光
热电制冷(TEC)芯片内部的金属导体与热电材料的连接处存在界面效应,即存在由材料特性不匹配引起的边界热阻和由表面缺陷引起的接触效应。在不良散热情况下,接触效应尤为突出,例如热应力导致的裂痕。本文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使用ANSYSWorkbench软件,以一个TEC芯片为研究对象,研究TEC芯片的几种不良工况如不良散热(非均匀温度分布)、热应力集中、接触效应增大等条件对TEC芯片制冷能力的影响,指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