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虎故事与虎文化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e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古代文言叙事作品尤其是文言小说中的虎故事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虎故事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的全面考察,包括对虎故事的界定、分类和分析,揭示虎故事在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自身的演变轨迹和文学特点。通过对可见文献资料的人工及电子检索,本文从与虎有关的十万余条资料中收罗挑拣出虎故事约八百余则,证明虎故事是中国古代动物故事中在数量上最为庞杂的一类。根据这些资料,本文对这些文言虎故事与人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类研究。绪论明确了虎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不是虎,并对虎的起源与历史分布作了简单概括。第一章介绍虎的自然性、文化性与文学性,首先归纳了人所关注的虎的动物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虎在文化中的最初形象,然后探讨了虎在神话中的位置,之后试着对以一种意象或符号形式存在的虎进行了分析,最后将文言虎故事按照与人关系的紧密与否,分成了十五个类别。第二章分析和探讨中国古代文言叙事作品中的“动物虎”。这一章涉及的虎故事,表现的几乎都是人与虎之间的矛盾冲突,虎因为生存危机而伤人、食人,人也因生命受到威胁而被动或主动的与虎相斗,通过这些人与虎斗智斗勇的记载,可以看到一些人与虎相斗时的精神和智慧。而自然界中人与虎相制千年,虎族一直对人保持致命的危险性,这是文学作品中的虎故事得以保持昌盛的根本原因。另外,那些人格化特征不明显的虎故事都被放在这章的第三节。第三章分析中国古代文言叙事作品中的“人化虎”,“人化虎”即人格化的虎,其中又以化虎故事为主。化虎故事中的虎在最大程度上被人格化,但在故事的结尾又总是向动物性回归,难以彻底突破由兽化人的藩篱。人既向往虎的部分特质,又抗拒虎的原始本性。在对化虎故事进行分类分析之后,本文对化虎故事为何止步于唐做出了一定探索。在本文的“附录一”中,对中国古代文言叙事作品中虎故事的条目、出处、事略进行了整理,以尽量呈现文言虎故事的整体概貌。在本文的“附录二”中,对据中国古代文言叙事作品改编的白话小说中的虎故事进行了探源,并整理了篇目、出处和事略。由于所搜集的资料很多,虎文化的涵盖面极其深广,深入研究具有一定难度,本文只作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所做出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希望对进一步研究虎文化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辽宁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分布有丰富的滨海湿地资源和内陆湿地资源,相应地提供了湿地物质生产、环境调节和人文社会等诸多服务功能。本文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基于辽宁省林
<正>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从总体上而言,社会情绪是积极、健康、平和、向上的,但面对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也有部分群众因为心理压力增大而产生不良心态,
<正>"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这通俗简洁的"猫论",给改革开放的前期,给当时的思想解放和冲破禁区,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持和探索勇气。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
期刊
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缩写为VLCs)既是一种基于网络而形成的学习型组织,也是一种由计算机、Internet网络和人所组成的人-机复杂系统。虚拟学习社区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目的是针对学生的听力和读写方面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一门语言艺术,充分锻炼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然而对于一门语言的掌握,不仅考察学生
<正>走进高椅,我就被那个翠竹遮掩的侗乡的深静山水,神秘古屋,轻灵街道,温柔乡音吸引住了。高椅地处湖南西部会同县,三面依山,一面傍水,宛如一把太师椅,因而得名。村庄又因道
期刊
月球表面软着陆是人类进行月球探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又是月球软着陆的一个关键性技术。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月球探测系统的建
<正>举办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对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0年来,全国60多个高
家具平面装饰是家具整体设计的一部分,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它对家具的作用是画龙点睛的。装饰通过不同的工艺、不同的图形意向让家具具有了不同的审美意义和不同的内涵。
高等教育与文化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机构,它通过对文化的选择、传递、传播、保存、批判、创造等活动促进文化的更新。具有鲜明西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