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大苞姜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居群遗传多样性的因素很多,繁育系统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本研究使用I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具有自交交配系统的植物黄花大苞姜(Caulokaempferia coenobialis)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揭示了它的遗传变异大小以及遗传分布格局,探讨了交配系统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最后针对该物种遗传结构提出保护建议。  首先,本研究建立了适合于黄花大苞姜的ISSR-RCR反应体系(20μL):2.0μL10×PCRbuffer、50ngDNA模板、1.0μmol/L引物、0.2mmol/LdNTP、1.5mmol/LMg2+和1.5UTaq聚合酶。不同引物的最佳反应体系不同,但是差别甚小。  本研究利用12条ISSR引物对黄花大苞姜11个居群共209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共检测到167个清晰、可重复的有效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55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92.81%。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物种水平,Nei’s基因基因多样性H=0.3455、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0.5085,表明黄花大苞姜在物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居群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PPB在27.54%~58.08%之间,平均为45.51%,H在0.1059~0.2247之间,平均为0.1746,I在0.1560~0.3301之间,平均为0.2564。  本研究进一步使用POPGENE分析黄花大苞姜的遗传变异分布格局。结果显示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4946,表明有49.4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50.54%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居群间出现一定分化。黄花大苞姜基因流的检测Nm为0.5109<1,表明居群间基因交流有限,加强了居群间分化。AMOVA分析结果与POPGENE分析结果一致。  对黄花大苞姜的Nei’s遗传相似度做UPGAM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广东和广西地区居群存在交叉聚类现象,表明地理距离与遗传相似度无关。  本研究推测:黄花大苞姜的遗传多样性与其繁育系统及其演化有关。在进化史上黄花大苞姜曾经经历过异交时期,积累了大量的遗传变异,奠定了其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目前其处于自交交配系统时期,由于交配系统、地理隔离和种子散布受限,使基因流受限,导致居群间出现一定分化。根据黄花大苞姜的遗传结构建议就地保护其居群,结合人为创造基因流,并保护其适宜的生存环境。
其他文献
深圳市是典型的滨海城市,拥有长约240 km的海岸线。潮汐作用、地下盐水带来的土壤盐渍化及由海风引起的盐雾是深圳滨海区园林植物选择的主要限制因子。本文从土壤盐胁迫和盐雾
高山松(Pinus densata)已被大量遗传分子研究证实是云南松(P.yunnanensis)与油松(P. tabuliformis)自然杂交产生的同倍体杂种,在分布上处于高于亲本种海拔的生态位,与亲本种
落叶松(Larix spp.)是东北林区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树种。落叶松人工林的建设目标是以提供木材为主,同时兼顾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但是,由于不合理的经营利用,导致落叶松人工林出现
黄土高原地处干旱与半干旱区域,土层深厚,含有丰富的碳酸钙,在全国碳循环中有着重要贡献。本研究以整个黄土高原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共收集了黄土高原地区
水分特性决定了植物的蒸腾耗水及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水分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因子。本文研究了毛素素沙地沙柳、小叶杨两树种的光合及蒸腾变化规律,结合叶片气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环境条件异常严酷的区域,这里风沙肆虐、高温干旱、盐碱严重。由于人为不合理地利用和破坏,使绿洲近外围的自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导致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突
NAC转录因子是一个植物特有、功能多样性的基因家族,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衰老、激素响应以及生物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对青杄基因PwNACl的研究,找到拟南芥同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河岸带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汇能力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了解河岸带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与相邻土地利用类型间差异对于有效评估河岸林地土壤碳库储量
为了筛选出防治甘草萤叶甲Diorhbda tarsalis Weise的生物药剂,采用多种生物源药剂,通过室内、田间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甘草萤叶甲对0.5%黎芦碱SL的敏
本文通过对广州地区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康复性景观的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及其相关结果分析,得出当前广州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康复性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相关理论的介绍,如通过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