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统计分析10年前后早产的高危因素,探讨其变化的趋势,以尽量减少早产的发生。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及2011年诊治的产科病例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1年共收集1718例,其中早产病例320例(18.6%),2011年共收集6063例,早产病例1123例(18.5%),两年的早产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92)。与2001年相比,2011年不论是平均分娩年龄(p=0.00)还是早产组的分娩年龄(p=0.046)均有所增长,存在统计学差异。孕次(p=0.02)及不良孕产史(p=0.01)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产次(p=0.13)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2001年中,高龄或低龄、孕次大于1、产次大于1、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自然临产、胎儿窘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因素、助孕、多胎妊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胎位异常是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与2001年相比,2011年中,早产的高危因素新增了瘢痕子宫妊娠、胎儿生长受限、生殖道畸形,而多胎妊娠成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结论:
早产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高龄或低龄、孕次大于1、产次大于1、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自然临产、胎儿窘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因素、助孕、多胎妊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胎位异常均为早产的高危因素。随着时间推移,瘢痕子宫妊娠、胎儿生长受限、生殖道畸形也成为早产的高危因素,而各高危因素对早产的影响力度也在发生改变。尽量减少无指征剖宫产及辅助生殖所致的多胎妊娠,可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