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规划布局研究——以洛川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p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我国城市规划事业在城市加速发展的促动下,面临着全球化与地域化的两极互动。城市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地域特征的急速同化,这使得城市中蕴含着自然特征、人文精神与历史脉络的物质形态淹没于缺乏特色的空间中。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作为城市建设与实施的依据,在延续城市空间特色,引导城市合理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忽视地域特色等问题。因而,研究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规划布局显得十分必要,论文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提出并展开研究的,试图探寻城市规划布局对地域特征的诠释与表达。   论文首先剖析了地域特征的基本概念,提出了自然和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地域特征的主要方面,进而明确了城市规划中正确的地域观念,即尊重地域环境、响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传统文化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对国内外相关规划理论作了回顾与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个案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展开分析,以地域特征鲜明的洛川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政策因素三个方面对洛川的地域特征进行系统解析,探索地域特征的表达方式和发展规律,从而作为规划布局中对其考量的依据。论文从城市规划布局与地域特征的内在关系出发,即通过分析洛川地域特征在城市功能、结构、形态中的诠释与运用.提出未来在延续、整合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丰富城市功能内涵即是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功能;通过尊重当地的自然空间格局与人文环境,形成联系过去与未来的时间发展轴的空间格局即是凸显地域特征的城市布局结构;未来洛川传承并整合现有空间秩序与空间形态,尊重环境特性,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亦是强化地域特色的城市布局形态。论文研究认为建立新与旧的联系、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是规划具有归属感和富于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的基本途径,也是形成自然生长亦即规划而成的有机城市的方法之一,从而使城市最终形成丰富的城市功能、整体有序的空间结构和形态完整的规划布局。  
其他文献
大尺度城市棕色地段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出现的特殊现象,是城市去工业化过程的衍生品。伴随着世界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交通运输设施不
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继承一直是当今中国建筑师在建筑创作和研究中最重视、最广泛讨论的课题。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尝试着在现代建筑的创作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本
论文首先追溯了香山帮的历史源流和谱系。先从香山帮的词源入手,对香山帮的来源和形成时间做了探索性分析。然后通过对《明实录》等史料的挖掘,详细考出了香山帮鼻祖蒯祥和其他
论及中国文化,一般都认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促其发展的两大动力,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比儒道起源更早,流传更广,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似乎另有一股力量。儒道思想是春秋战国
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作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专项规划,是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延伸,它以整个乡村空间作为规划和研究的对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乡村空间演化历史进入
本文以城市滨水空间为研究的大的范畴,奉节滨江城市空间设计为契机,选取山地城市滨江开放空间为具体的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以具体特点和要素研究为主,结合以重庆为中
本文以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为例,重点研究传统建筑空间设计与文化精神的关系。通过对解州关帝庙产生的文化背景和解州古城地域环境的分析,以建筑学的视角,运用建筑学的相关理论,从
学位
学位
应对气候是建筑的基本任务,建筑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适应气候的庇护所,是共融于自然环境的,但随着人工环境控制技术的进步,人们更多的依赖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机械设备来创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