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行兆应小说研究——以《五行记》与《广古今五行记》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m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萧吉尊《五行大义》,汇集征兆应验灾异故事,作五行征兆应验小说《五行记》,今惟得轶文25条。唐初窦维鋈踵继萧记,扩大《五行记》,成书《广古今五行记》,合书30卷,亦叹轶文仅得178条。   萧、窦二书《五行记》多记“木、火、土、金、水”五行征异应验故事,是隋唐时期集中表现五行灾异变化观念的文学化表达。五行灾异观最密集的表达通道当是正史五行志。东汉班固撰《五行志》五卷,遂开《洪范》五行学之历史志书表达之荒野。其后二十五史,除《北齐书》、《周书》几部较小史书外,计自汉至清的十六部正史皆设“五行志”一门,述奇录异,一如今日之记新闻,实志不诬。   《五行记》与《五行志》分以文学体例与历史体例广大《洪范》五行学,是五行学的两脉支流。本文以隋唐《五行记》二书为研究对象,溯本逐源于史书五行志,对隋唐五行兆应小说的缘起、特征及类型进行分析,分以四个章节论述隋唐五行兆应小说的典型特征。   第一章,整体概略隋唐五行兆应小说。首先辨析其性质,从伦理功能、题材容量、小说特性和“五行”专属四个方面进行论证,以划分五行兆应小说的归属;其次,揭示萧、窦二人的五行信仰观念;再次,探源五行兆应小说的思想源流。第二章,探寻五行志对五行兆应小说的滋养。先表五行志的灾异描写,再及五行兆应小说对这些灾异故事的提取及选粹,最后分述五行志与五行兆应小说的叙事差别。第三章,着重分析《五行记》二书中五行兆应小说的故事类型,分别比较论述了五行兆应小说的两个亚型:征应小说与谶应小说的征象、谶象以及这两个亚型的情节结构特征。最后,对隋唐五行兆应小说进行价值判断,并且抛引二部《五行记》中其他有意味的故事,概论《五行记》与《广古今五行记》的黑色审美风格。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 按照软件生命周期进行设计的,通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测试等环节详细讨论了桌面虚拟化系统的开发过程。分析了系统的业务功能需求,其中重点分析了镜像管理、客户端设置、客户端操作等业务功能。  关键字 桌面虚拟化 全网集中管理 虚拟化本地缓存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电子阅览有他特有的简单高效的利用,在客户端上可以比较简单和快捷的进入阅览模式,虚
期刊
期刊
诗社是兴趣相投的诗人们为吟诗作赋而结聚的社团。这种组织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文人结社已非常盛行。两宋几乎所有的文学大家都参与或组织了诗社活动。从北宋中期开始,文人
本站是东港市农村经济局直属的全民事业单位,集果树科研、新品种引试、新技术推广为一体。近年来先后从国内外引进名优果树、草莓、树莓、蓝莓等品种几十个,筛选出一批高产优
王士禛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创作颇丰,一生作诗四千余首;其“神韵说”理论,影响亦很深远。王士稹曾两次入蜀,他将自己入蜀途中所写诗歌编辑为《蜀道集》和《雍益集》,又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往往有学生对计算公式背得滚瓜烂熟,但却对概念的本质属性一无所知,究其原因在于其知识形成过程中表象与符号的连接出现了断层,概念教学流于表面,肤浅
道家思想深邃而博大,但自始至终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这个一以贯之的核心问题便是生命问题,对生命的思考、生存的反思是道家思想的鹄的,而这个鹄的在庄子研究中一直是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