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FDM系统中的非线性补偿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08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数据流量井喷式增长的需求,无疑对作为信息通信网络基础的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容量、超高速率、超长距离的传输系统成为下一代宽带信息网络发展的主流。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由于其较高的频谱效率、抗信道损伤的鲁棒性等特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光通信领域,加之相干检测与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相干检测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因其能有效地抵抗信道中的线性损伤而备受推崇。偏振复用(PDM)是一种能够在保持信号带宽不变并且不大幅增加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平稳的将系统容量提升一倍的复用技术。因此PDM CO-OFDM被视为100G及其更高速率的光纤传输系统的有力候选方案。而OFDM系统中的非线性效应损伤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亟待解决。本文以CO-OFDM系统中的非线性损伤补偿方法为研究对象,在了解了相关技术背景和理论支持后,基于112Gb/s PDM CO-OFDM系统进行了一系列仿真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以及取得的相关成果如下所述:  (1)首先研究了OFDM技术的相关原理,并介绍了光CO-OFDM系统的组成及其实现方法,学习并了解了PDM技术,利用VPI和MATLAB软件搭建112Gb/s PDM CO-OFDM系统基本仿真平台。  (2)围绕CO-OFDM系统的光纤非线性损伤及其补偿方式展开研究。首先系统学习了CO-OFDM系统中光纤非线性效应的理论原理,然后调研了非线性补偿的方式,并确定了中间链路光相位共轭(OPC)进行光域非线性损伤补偿作为研究主题。  (3)基于112-Gb/s PDM CO-OFDM系统,进行Eb/No算法估算误码率(BER)的研究。建立起Eb/No的理论模型,并针对光信噪比(OSNR),发射功率,链路中的色散以及非线性损伤等因素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对比了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和Eb/No两种算法估算BER的结果。有效地证明了Eb/No算法的估算效率。  (4)理论分析了中间链路OPC补偿链路非线性损伤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机制;然后主要针对112Gb/s PDM CO-OFDM系统中采用中间链路OPC补偿非线性的方法进行仿真研究。同时对比了中间链路OPC在单载波偏振复用QPSK(SC-PDM QPSK)系统中的补偿效率。充分说明CO-OFDM系统更加适合采用中间链路OPC对非线性损伤进行补偿,可将发射功率有效提高2.5dB,传输距离延长800km。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时分长期演进(TD-LTE)系统的适用于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切换算法。由于列车移动的高速性和信道环境的恶劣性,导致越区切换频繁和链路质量下降。因此需要一
近年来我国的数字电视产业迅猛发展,数字电视普及率不断提高,对于日益庞大数字电视网络,需要更为先进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在数字电视网络的进一步扩展的同时,
当前,通信网络处于迅速的发展和变化之中,发展完整和统一的电信管理网(TMN)技术来进行有效的网络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实现TMN的有关要求,数据库功能部份完成与网络管
印染花布图案的数字化半色调处理是如何由同一种主色的浓淡渐变灰级图经过数字化半色调处理得到同样具有高分辨高精度的二值图像,使之在激光成像仪挂网输出能够模拟原始灰级
该文研究了编码与调制相结合的问题,对在加性白高斯噪声干扰环境下,卷积码同8PSK调制相结合系统中最佳码的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2维和6维时,分别发现了一些距离参数更
射频识别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电子技术,结合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的射频识别IC卡技术,更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它集中了射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IC
雅致枝霉As3.2806(Thamnidiumelegans)是一株可以在低温条件下生长的低等丝状真菌,并具有转化亚油酸生成γ-亚麻酸的能力强,γ-亚麻酸相对含量高而且几乎没有C18:3以上多不饱和
在现代雷达的设计中,模拟法应用非常广泛.该文中主要利用模拟的方法对末制导雷达系统进行仿真.首先分析雷达系统各部分的特性,建立它们的数学模型,然后模拟雷达的搜索、截获
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抑制舰载MTD雷达平台运动引起的叠加在目标回波上的附加相移,该文提出了舰速补偿方程,并给出了精度十分高的可行的快速算法.环状干扰是由经天线副瓣进入的强
讨论了许多网络算法,对FLOYD算法做出修改,修改的FLOYD算法能处理边有两种权的网络。最短距离树是对网络应用Prim,Floyd算法或双权算法后,得到一类树。双权问题是较有意义的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