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设计与机械特性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0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的航天事业发展迅猛,空间对接交会技术作为航天事业发展征途上的重要一环,为多模块空间站组装、未来的登月计划等提供重要支撑。研制区别于传统对接机构,具备大容差、低冲击等特性的新型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以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的力学特征与机械特性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于其运动学、捕获动力学、振动等力学问题与相关机械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本文首先介绍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的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为更好地研究动力学特性,认知运动与力的传递关系,首先建立弱撞击对接机构在捕获阶段的运动学模型,给出驱动臂与负载传感环特征点的运动学关系。依据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的动力学建模方法,推导了各组件动力学参数的具体表达式,建立了全刚体目标系统下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基于MATLAB实现了动力学参数的输出。利用ADAMS对比验证,结果证明了以拉格朗日方程建立的LIDM捕获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捕获阶段的动力学模型为后续的机械特性研究、优化设计提供了前提与依据。为研究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的容差性能与对接精度,建立约束条件,并利用数值方法计算半定姿态下负载传感环环心所达的空间集合边界,探讨了各类约束条件对于工作空间的影响程度。在工作空间的研究基础上,建立系统的误差传递模型并分析了对接偏差在工作空间内的分布情况,并探讨了基座构型对于精度的影响分布。为进一步了解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运动与力的本质,以螺旋理论为数学工具研究各驱动臂分支的传递功率,定义全域动力传递性能指标。该指标用于评价构型参数设计中运动与力传递性能。使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求解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优化模型,并输出优化尺寸参数。利用ADAMS表明优化后的尺寸构型动能传递效率更高,为弱撞击对接机构的研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验证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的刚度需求,利用ANSYS分析了系统在非工作收敛状态下的约束模态,论证了刚度需求,并给出负载传感环承力工况。针对其在捕获阶段中易受电机激励影响而引发的振动问题,对空间弱撞击对接机构进行动态响应分析,并分析减振环节阻尼器的刚度系数来改善系统的振动响应。
其他文献
光学遥感成像链路耦合典型误差反演可以精确地反演出光学遥感成像链路的典型误差源及其误差量,据此能够提高光学系统成像质量,使得高质量的遥感图像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本文对调制传递函数的机理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不同场景的遥感图像,提出了两种光学遥感成像链路耦合典型误差反演算法。针对具有显著刃边特征的遥感图像,提出了基于LSTM网络和LM优化的光学遥感成像链路耦合典型误差源反演算法。首先
学位
航天器轨道和姿态确定系统是航天器维持在轨运行的关键,随着航天器技术的发展,自主性强、可靠性强的航天器是未来发展趋势。自主导航航天器的自主性体现在自主轨道确定和自主姿态确定,本文针对航天器的自主姿态和轨道确定方法,利用地磁和其他星上敏感器,研究基于地磁的航天器多源自主导航技术。首先,提出了基于地磁/遥感图像信息的AUKF轨道确定算法。该算法针对地磁轨道确定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基于遥感图像的轨道修正
学位
通信天线作为空间在轨服务航天器与地面基站之间的无线电联络载体,是航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轨道角动量具有正交的特性,可以缓解航天器天线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本论文根据轨道角动量的特性,针对现阶段轨道角动量天线存在的相对带宽较窄、较宽的频带内模态纯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两种平面结构的涡旋天线,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特征模理论,分析、研究、设计了两个不同尺寸环形辐射贴片。给出了不同尺寸下对应的本征值
学位
运载火箭发射具有高风险性,近年来我国航天发射任务逐年增多,任务复杂度不断增大,为此需要提高运载火箭的综合性能以满足更多任务需求,而火箭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显得更加重要。为了更大程度上确保发射任务顺利完成,迫切需要具有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运载火箭,对复杂环境和突发故障情况有更强的自主适应能力,走好迈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本文以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基于
学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标志着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入体系化构建关键阶段,标志着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标志着无论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理念、思路上,还是在全面从严治党方式、方法上,都有了深刻的转变。
期刊
可重复使用飞船因其低成本的特点,在航天任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再入制导是保证飞船安全返回的关键环节。故本文以我国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月地高速返回为背景,对跳跃式再入的轨迹跟踪制导、轨迹重构和预测校正制导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分析了跳跃式再入的轨迹优化和轨迹跟踪制导问题。利用高斯伪谱法优化得到参考轨迹。研究了将滑模控制与扩张状态观测器结合的自抗扰制导律,实现对参考阻力加速度的
学位
近年来,无人机集群作战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作战环境日益复杂以及任务多样化,无人机集群面临更多的危险和挑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受到极大的关注。无人机集群中的个体遭受恶意攻击时,任务执行效率会降低,甚至整个集群的稳定性都会受到威胁。本文针对蜂群无人机遭受恶意攻击情形下的故障,研究了蜂群无人机故障传播模型。阐述了蜂群无人机故障传播所需研究的问题。在分析固定翼无人机的飞行特性以及蜂群无
学位
地磁定轨是一种无源的卫星自主定轨方法,非常适合对体积、功耗与成本有很高要求的微纳卫星使用。为了提高地磁定轨的性能,本文针对性地开展了微纳卫星自适应地磁定轨技术研究,详细内容如下:地磁矢量定轨是一类有效的地磁定轨方法。本文基于IGRF模型进行了地磁各分量梯度的理论分析,表明了地磁场的地心方向的分量具有较佳定轨潜力,以卫星在轨实测数据进行定轨实验,证明了基于地心方向地磁分量的定轨性能接近全矢量定轨,并
学位
图像自主导航技术具有隐蔽性高,自主性强的优势,在飞行器自主导航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深度学习具有应用范围广泛,实时性强的特点,近年来,利用深度学习研究图像自主导航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自主导航实时性要求设计了快速图像匹配算法;同时改进了传统的端到端的导航参数预测的深度学习模型,减小了预测误差,提高了深度学习在图像导航系统的有效性;最后设计了组合导航系统,实现了深度学习图像匹配导航技术和惯
学位
在空间非合作目标捕获任务中,由于机械臂处于自由漂浮状态,同时存在系统动力学耦合等特性,捕获接触产生的碰撞力会引起空间机器人及目标航天器的随动,甚至造成航天器的损坏。因此,为实现准确抓捕及减小机械臂末端与目标航天器的碰撞力,本课题针对抓捕过程中目标特征难识别、抓捕冲击难控制、运动控制难协同等问题,以微重力环境下机械臂和目标航天器的接触具有随动不确定性为研究背景,分别从目标状态估计、机械臂轨迹规划和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