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的稳定性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y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成演替作为喀纳斯泰加林演替的主要形式,对其森林群落的更新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受不同烈度火干扰后,泰加林群落通过演替恢复到稳定状态所需的火后时间以及群落达到稳定状态的演替过程尚不清楚。本文以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群落典型样方调查数据,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演替序列构建方法和数学模型改进的Gordon稳定性测度方法,分析了强、中、弱烈度历史火干扰后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稳定性状态演变过程,以及群落达到稳定状态在火成演替过程中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变化。所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受到强烈度火干扰后,随着火后时间的增加,森林群落的稳定性由低逐渐升高,并在火后80a达到相对持续稳定。森林群落从强烈度火后的不稳定状态,经阔叶针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演替达到了相对稳定的针叶混交林,森林群落以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红果越橘(Vaccinium hirtum)、林奈木(Linnaea boreali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等阴性物种为主,乔木树种株数密度约为(1511±21)株?hm-2。
  受到中烈度火干扰后,随着火后时间的增加,森林群落的稳定性由低逐渐升高,并在火后60a达到相对持续稳定。森林群落从中烈度火后的不稳定状态,经针叶阔叶混交林演替达到了相对稳定的针叶混交林,森林群落同样以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红松、红果越橘、林奈木和老芒麦等阴性物种为主,乔木树种株数密度约为(1426±22)株?hm-2。
  受到弱烈度火干扰后,随着火后时间的增加,森林群落的稳定性由低逐渐升高,并在火后40a达到相对持续稳定。森林群落从弱烈度火后处于不稳定状态的针叶混交林,通过演替达到了相对稳定的针叶混交林,森林群落也同样以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红松、红果越橘、林奈木和老芒麦等阴性物种为主,乔木树种株数密度约为(1329±18)株?hm-2。
  结果表明,群落受到强、中、弱烈度火干扰后,分别大约需要80a、60a和40a方可通过演替恢复到相对持续稳定的状态;不同烈度火干扰后,随火后时间增加群落通过演替恢复到相对持续稳定状态的过程中,物种组成均经历了阴性物种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并在相对稳定临界时间点之后占居主导,且主要植物种在组成上大体一致;群落结构均经历了乔木树种株数密度先增后减,并在相对稳定临界时间点之后达到相对稳定。火干扰后森林群落通过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的恢复时间可为通过计划火干扰恢复退化泰加林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伪狂犬病新疫情在我国各地相继发生和流行,发病猪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新的流行毒株的抗原性发生了明显变异,现有弱毒疫苗不能对流行毒株提供完全保护。因此,研制针对PRV变异株的疫苗十分必要,这将对控制我国PRV变异株的流行、减少养猪业的损失乃至对伪狂犬病的净化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现地分离到一株PRV变异毒株(命名为伪狂犬病病毒HLJZD-14株),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步降低培养温度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艾美耳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不同种的球虫具有宿主及寄生部位的特异性,寄生部位不一样,其致病力也不相同,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 E.tenella)寄生于鸡盲肠,致病性最强。乳酸菌等其他益生菌作为抗原递送载体是目前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控的首选,但是乳酸菌外源蛋白表达量低,载体需进一步优化,而且载体的多数研究仍是建立在抗生素标记筛选基础上,
2015年以来禽腺病毒血清4型(Fowl adenovirus serotype4,FAdV-4)感染导致3-5周龄鸡严重的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Hydropericardium syndrome,HHS)。此后,该病在全国乃至全球多个国家均有流行报导。但是,我们对FAdV-4的了解还有待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其感染肝脏的致病机理仍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采用转录组学技术,以期探明FAdV-4感染肝脏的
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Muscovy duck reovirus infection)可引起雏番鸭、半番鸭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对消化道和呼吸道损害最为严重。该传染病的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本实验室对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MDRV感染可诱导细胞自噬,但其具体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未明了。本研究主要针对MDRV与细胞自噬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探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es,NDV)是危害家禽业的重要病原之一,可引起鸽发生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也称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1,PPMV-1)病。近十年,该病常在我国肉鸽群发生和流行,给养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究广西鸽新城疫的流行情况及不同基因型NDV对鸽的致病性和NDV感染鸽的转
转基因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具有高产蛋能力,转基因鸡群快速扩繁能力和与人类相似的蛋白糖基化形式,在药用蛋白生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到目前为止,相继建立了鸡蛋卵白(eggwhite)中表达干扰素、溶菌酶、抗体、促红细胞生成素、表皮生长因子等重组蛋白的转基因鸡。但是对于不同长度卵清蛋白启动子(OVP)活性,以及雌激素应答元件(ERE)和卵清蛋白上游启动子转录因子(COUP-TF)调控作用缺乏系统研究;
学位

鸽Ⅰ型副粘病毒(Pigeon paramyxoⅥruses-1,PPMV-1)是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Ⅵrus,NDV)中的基因Ⅵ型NDV,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鸟类和家禽感染,并主要引起鸽科鸟类感染发病。目前,针对对此类病原的监测报告和有关疫病的研究尚不充分,导致PPMV-1遗传进化信息和控制措施的缺乏,本文将从PPMV-1的致病机理、诊断方法、遗传多样性和病原学特性等
选63、100、281、481日龄海兰白W26型蛋鸡各20只,用EIA法测定其血清FSH及E值,在各日龄段随机取5只鸡的卵巢和输卵管,石蜡切片,应用Abercrobies公式计算各日龄鸡卵巢上卵泡的数,并用SABC法测定TGF-β1的在卵巢和输卵管的表达,目的在于探讨该种蛋鸡群体在一个产蛋周期内的血清FSH及E值、卵泡发育状况以及TGF-β1分布规律,为蛋鸡的生殖调探提供理论依据.
学位
本论文旨在讨论雄激素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处理鸡胚后进行药物跟踪处理,复制雄性表型性反转鸡模型。探讨单独使用雄激素二氢睾酮十一酸酯跟踪处理对雄性表型性反转鸡表型的影响,验证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诱导并跟踪处理的雄性表型性反转鸡雄性表型的稳定性;通过联合跟踪处理组探索更为有效的复制雄性表型性反转鸡模型的方法,从而为禽类的性别控制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参考。本实验采用羽色自别雌雄海兰褐壳蛋鸡种蛋为实验材料,以内
本文利用导航定位、历史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即“3s”技术,综合森林资源三类调查技术方法,对阿克苏地区1733个小班,39912.36hm2的困难立地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评价了不同困难立地造林区采取的必要技术措施和人工造林选择树种的范围。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天然植被分布与土壤类型的关系,分析研究了阿克苏地区在生态修复中,不同土壤类型情况选择树种的范围,并依此研究分类了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