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义利观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4188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王朝自万历皇帝起已经进入末期,社会已经病人膏肓,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的爆发最终使得明朝走向灭亡。明朝的灭亡对当时士人震撼很大,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反思明朝灭亡的教训。这短短的半个世纪是中国思想学术又一个黄金时代,各种思想放射的光芒照耀直至今天。   义利之辩一直是中国哲学的主题,贯穿中国哲学。而儒家的义利观又在整个中国义利之辩中占据主导位置,虽然中间有少数思想家反对,但其主体地位未曾动摇,这种情况一直到明术才有所改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义利观的批判继承与发展,试图探讨义利观在明清之际发生转变的原因。本文分析了明末义利观之所以发生转向,主要有四个原因:明末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资本主义萌芽、程朱理学的僵化和王学的R益空疏和西学的传入。   明末的思想家在对以往传统的义利观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从都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义利观。狂哲李贽提出了“正义即是谋利”的义利观,肯定私利是应当追求的;黄宗羲的义利观体现在他对传统“重农抑商”的批判,提出了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惊世之论,把工商业和农业作为国家的根本;王夫之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总结传统义利观的基础上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主张贵义重利,义利统一,义利相互依存,共同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从利中有义、义中有利、义不离利、利不离义,四个方面论证了义与利的辩证统一;顾炎武从赋税角度出发,认为只有家富国才能强,鼓励追求私利。   晚明义利并重的义利观并未在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并未完全付诸于实践。然而,晚明义利观的发展演变符合历史的前进脉搏,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进步意义。直到清朝末期,当清朝面临和明朝相似的各种危机时,晚明的义利观的积极意义才彰显出来,并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的特色是在参酌史料,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训诂和阐发相结合等方法,循着历史发展的足迹,考察晚明义利观发生转变的原因,并揭示出晚明主要思想家义利观的特点。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在现当代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中,大概没有比自由主义显得更具有歧义性和争议性。究其原因在于西方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实践都奉行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人们处于不同的时代和各
哲学思维是观察、认识和把握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与方法,也是解决、处理、和思考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现实与潜在等哲学问题的基本原则。思维范式是哲学的灵魂,决定
在科学哲学中,美国哲学家贝斯·范弗拉森的建构经验论思想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国内学者也对他的建构经验论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在范弗拉森的建构经验论思想中,其关于理论接受
实践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唯一枢纽,把人和客观世界联系在一起,实践不仅让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而且还使我们征服了世界,同时创建了自己的家园——社会。现在看起来好像一切都很顺
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随着全球化挑战的加剧,民族国家的一些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因此,从民族国家到后民族国家的转变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界关注的对象。后民族格局下,探索新型跨国治理
价值观念构成了文化系统的核心内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必然带来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传统之一,儒家价值系统不仅有着自身形成、发展与成熟的
本文旨在通过20世纪的朱子学研究透视现代朱子学发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朱子学与中国现代哲学的形成和发展的互动关系。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冯友兰和罗光
韩非,先秦诸子百家的最后一个著名思想家,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甚至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特别是法治思想,对于后世——包括当今,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本文
1.热水泡脚。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2.生吃大葱。生吃大葱时,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