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汞生物甲基化过程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长期以来都是汞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热点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为此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尚有一定局限性:(1)大多试验在高汞浓度条件下进行,与自然条件不符;(2)许多研究围绕δ-变形菌纲(δ-Proteobacteria)厌氧菌展开,如硫酸盐还原菌(SRB)、铁还原菌(Fe RB)、产甲烷菌(Methanogens)等;(3)以湖泊、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微生物区系对汞甲基化响应的机理研究(41573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好氧及兼性厌氧 γ-变形纲细菌的生物汞甲基化特性和机制(4177307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汞生物甲基化过程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长期以来都是汞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热点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为此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尚有一定局限性:(1)大多试验在高汞浓度条件下进行,与自然条件不符;(2)许多研究围绕δ-变形菌纲(δ-Proteobacteria)厌氧菌展开,如硫酸盐还原菌(SRB)、铁还原菌(Fe RB)、产甲烷菌(Methanogens)等;(3)以湖泊、海洋底泥等厌氧水生生态系统为主,忽略了对好氧陆生生态系统的研究;(4)将汞生物甲基化与去甲基化作用割裂开来,往往只关注甲基汞净增量,而忽略了生物汞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作用的整体动态响应;(5)厌氧δ-变形菌存在决定汞甲基化效能的hgc A/B基因簇,但不含该基因却具汞甲基化能力的细菌遗传机制尚不清晰。课题组前期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分离筛选了数株具好氧/兼性厌汞甲基化潜力的γ-变形杆菌(γ-Proteobacteria),对其进行核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与基因注释时皆未发现hgc A/B基因簇。基于此,本研究开展了γ-变形杆菌汞生物甲基化与去甲基化作用相关的探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完全厌氧培育条件下(0%氧气浓度):Desulfomicrobium escambiense CGMCC 1.3481(SRB1)、Desulfovibrio vlugaris miyazaki SRB(SRB2)及Raoultella terrigena strain TGRB3(B3)均能够良好生长,B3比生长速率与最大生长量皆低于两株硫酸盐还原菌。单位细菌最大汞甲基化量([Me199Hg]max)表现为:SRB1>SRB2>B3,最大甲基化率表现为:SRB1>SRB2>B3。汞甲基化速率(km)表现为:SRB1>B3>SRB2,细菌汞甲基化潜力可能受基因型和生长状况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供试菌最大生物甲基化量皆出现于对数生长期,到达峰值后甲基汞含量皆呈下降趋势,表现为去甲基化。单位细菌甲基汞(Me201Hg)含量皆于对数生长期迅速下降,Me201Hg降解率表现为:SRB1>SRB2>B3,去甲基化速率(kd)表现为:SRB1<SRB2<B3。B3峰值相对滞后,可能与其最大生长量和比生长速率较低有关。研究表明,细菌本身是造成培育体系中汞甲基化及去甲基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汞甲基化能力或甲基汞降解能力具有菌株依赖性,因菌种不同而呈现个体差异。(2)兼性厌氧培育条件下(7%氧气浓度):单位细菌[Me199Hg]max表现为:Pseudomonas fluorescens strain TGRB2(B2)>Pseudomonas putida strain TGRB4(B4)>Raoultella terrigena strain TGRB3(B3),最大甲基化率表现为:B2>B4>B3,km表现为:B2>B3>B4,Me201Hg降解率表现为:B2>B3>B4,kd表现为:B2>B3>B4。试验结果表明,三株γ-变形杆菌最大甲基化量皆出现于对数生长期,细菌生长量与最大甲基化量无直接关系,去甲基化能力具有个体差异,去甲基化趋势基本一致。(3)完全好氧培育条件下(21%氧气浓度):[Me199Hg]max表现为:B2≥B3>B4,最大甲基化率表现为:B2≈B3>B4,km表现为:B3>B2≈B4,Me201Hg降解率表现为:B4>B2>B3,kd表现为:B2>B4>B3。与0%、7%氧气浓度检测结果比较发现,不同氧浓度下γ-变形杆菌长势不同,但好氧条件下长势更好。试验结果表明三株菌同时具有汞甲基化与去甲基化作用潜力,汞甲基化作用在低氧化还原电势下更易发生。值得注意的是,环境氧浓度增高使得菌株达到最大甲基化量的时间提前了。供试γ-变形杆菌去甲基化能力具有个体差异,但基本趋势一致。所有供试株于不同氧浓度下的km皆小于kd,推测细菌存在稳定的生物去甲基代谢途径。综合各项研究结果推测,γ-变形杆菌中可能存在维持汞和甲基汞动态平衡的吸收转化机制。(4)采用基于质粒p K18mob Sac B的同源重组技术,对菌株B4进行SH417目标基因敲除。以B4基因组DNA为模板,针对目的基因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包含目标基因及其上下游序列的CDS基因片段,采用酶切、连接、转化、蓝白班筛选、凝胶电泳分离、测序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成功构建p KSd417与p K18d417质粒,目前尚在进行二次同源重组突变株筛选。该研究初步探究了野生型γ-变形杆菌目标基因敲除试验条件,为课题组后续研究提供了试验思路与方法。本试验结果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了解γ-变形杆菌、汞、甲基汞及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进一步探索微生物对汞与甲基汞迁移转化机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一、关照整组,复习读法1.关注单元导读页,回顾读法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单元我们要学习的是——(出示单元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生齐读)师:我们学了哪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呢?边读边回忆。(出示: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学生齐读)师:关注每句诗开头的那个字。“观”就是告诉我们,阅读古典名著先要整体关注——生:故事情节。(板书:情节)师:“识”就是识故事
胃癌是全世界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胃癌的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较复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是导致胃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尽管胃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胃癌患者的整体生存率仍然较低,预后也较差。因此,了解和探究胃癌的致病机理和分子机制对于胃癌患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G9a,也被称作常染色质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
磺胺类抗生素(Sulfonamide antibiotics,SAs)是氨基苯磺酰胺的衍生物,属于广谱抗生素,是我国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抗生素之一。SAs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大多不能够被人和动物吸收,并可以在天然水中长期存在,危害水生生物生长和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目前,废水中SAs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光降解、微生物降解、膜处理和吸附技术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处理成本高、效率低或周期长等问题。因此,
柑橘溃疡病是由黄单胞菌柑橘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Xcc)引起的检疫性病害,给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威胁,培育抗性品种是降低柑橘溃疡病危害的根本途径。因分子育种具有准确、高效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实验室前期证明CsBZIP40超量表达提高了柑橘对溃疡病的抗性,表明CsBZIP40是柑橘中重要的溃疡病抗性基因。理清CsBZIP40正调控柑橘对
2020年2月11日,WHO宣布新冠肺炎被正式命名为"COVID-19",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研究小组(CSG)将新冠病毒正式命名为SARS-Co V-2。1月后,COVID-19传播到大流行病水平,截至2021年3月7日,全球累计确诊COVID-19共115967664例,累计死亡2579775例,病死率2.22%[1]。SARS-Co V-2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SAR
现今世界上有135个国家种植柑橘,因此柑橘与全球经济贸易发展息息相关。柑橘品种繁多,口感各异。随着温湿度的改变,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的多少随之改变,造成柑橘的品质差异。通过对柑橘叶片进行分类从而对不同品种柑橘生长态势进行监测,合理制定不同的自动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喷施农药变量等最佳种植方案,对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规的植物叶片分类方法如化学检测方法、图像特征分类法等存在成本
柑橘作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不仅因其丰富的色彩和果形广受消费者喜爱,更因其蕴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独特的健康功效为人们提供日常所需。其中,类胡萝卜素不仅是柑橘果实的主要呈色物质,也是重要的营养功能成分,故探究果实类胡萝卜素代谢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光照调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物理调控方式,不会对果实造成伤害,且条件容易控制,在改善果实品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柑橘中的葡萄柚和甜橙富含类胡萝卜素,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日渐突出的重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和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克服目前土壤钝化、植物修复在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方面的不足之处?研发低成本、高效率、无二次污染的农田重金属控制和修复技术迫在眉睫。磁性纳米功能化材料在治理水环境污染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显著优势在于某些磁性功能化材料对于重金属有优异的吸附性能,且可在外加磁场下快速分离,实现重金属的回收。基
SDF4(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4)是位于内质网内腔上的一种钙结合蛋白,属于CREC家族,在调控细胞内钙离子稳态和货物分选中起到重要作用。最近研究表明SDF4在人类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并且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例如:胞内钙稳态、细胞的增殖、内质网应激等。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由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癌变而来,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50%,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属于蔷薇科(Rosaceae)枇杷属(Eriobotrya),是我国南方重要经济果树之一。枇杷的花、叶、果实均可被充分利用,但由于枇杷果实核多可食率低的原因,故培育三倍体无核枇杷是育种中的主要任务之一。三倍体枇杷育性低于二倍体枇杷,其花粉败育且不能正常授粉受精,而目前对于这方面的分子机制研究甚少。生长素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内源激素之一,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