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流变阻尼器高速列车主动悬挂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_2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工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速列车以快捷性、舒适性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使其日渐占据运输行业的核心地位。然而,随着速度的提升,列车的振动噪声及运行稳定性日趋严重。目前,针对高速列车的振动问题,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主动悬挂控制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减振效果,但是磁流变阻尼器本身存在滞回现象影响磁流变阻尼器的实时控制效果。因此,本文开展主动悬挂系统的减振控制研究,通过设计模糊PID控制器,减小磁流变阻尼器内部结构执行时滞带来的影响,进而改善列车的运行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根据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建立其理论力学模型,运用simulink仿真软件分析其动态工作特性。根据列车振动的主要原因,对引起悬挂振动的轨道不平顺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并模拟。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九自由度列车主动悬挂动力学模型,以车体质心加速度、构架点头角加速度和测滚角加速度三个参变量作为系统的输出,建立状态空间方程并求解状态矩阵。在模糊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文建立的悬挂模型及PID参数整定原则,建立模糊控制规则,通过模糊控制器调节PID参数来减小因轨道不平顺带来的车体振动,因时间滞后对列车性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Simulink软件建立列车悬挂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主动悬挂和被动悬挂在不同控制算法下的系统性能以及控制策略对磁流变阻尼器执行时滞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动悬挂系统性能优于被动悬挂,且模糊PID复合控制比任何单一控制方式的效果都要好。在理论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搭建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悬挂系统振动实验台,并设计测试控制系统,开展空载和满载两种工况的实验。在不同的激励信号和控制算法下,通过计算机显示和记录测控系统采集的振动信号,并加以分析试验台的振动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实验验证了试验台的减振功能和模糊PID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发展,相应的课堂改革也有明显的发展. 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以及实现,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重点分析如何有效将初中地
高层体系结构(HLA/RTI)是分布式交互仿真的软件规范,它是当前作战模拟、战术战略演练、武器装备性能验证等作战仿真采用的重要方式。基于HLA的仿真系统由于缺乏对仿真资源实时有
装配工艺是飞机制造工艺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支持向量机和模糊数学的理论,对飞机装配方案的工艺性评价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针对飞机装配
三维打印基于离散、堆积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堆积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型,因此应用该技术可以成型出传统加工中难以制造的复杂零件。其中支撑结构建模是三维打印的核心技术之一,
我始终没有走掉.我的童年混迹在村里的老人中间,我找遍整个村庄的角落,没有找到那个童年的孩子,他从草滩上跑过,遇到一场浩浩汤汤的大风,什么都不见了.rn那年秋天,弟弟从板栗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地发展成熟,其应用范围也愈加广泛。虚拟现实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再现真实的环境,让使用者能够有逼真的“临场感”。本文根据室内建筑行业特有的视图表示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协同导航技术是继卫星导航定位、惯性导航技术之后于上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导航定位方法。协同导航技术是将多个运载器的导航信息采用通信技术实现运载器之间信息共享,
本文基于松弛迭代类自由尾迹法,对横列式直升机定常飞行状态下的气动干扰特性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针对旋翼的自由尾迹模型,分析了涡核模型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