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IM)治疗费城(Ph)染色体阳性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在慢性期与进展期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传统治疗方式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共109例慢性期、45例进展期CML患者(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阳性),根据患者治疗后血细胞计数、骨髓象分析、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改变及其生存时间来评价疗效。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类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描述,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方法评估患者总生存率。结果:1、CML流行病学特点:男:女发病比率为1.71:1,中位年龄51岁,发病高峰年龄在45-55岁之间。2、慢性期CML分为伊马替尼治疗组(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3mCHR,6mPCyR,12mCCyR,18mCMR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5年OS伊马替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22)。3、进展期CML分为伊马替尼治疗组(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21例),分别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和联合化疗治疗,2组间血液学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的结果为:治疗组总的血液学有效率为44.4%,对照组总的血液学有效率为7.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钠水储留,总不良反应程度和发生率较对照组轻微,且容易耐受。结论:1、本文统计,CML中位发病年龄为51岁,发病高峰年龄在45-55岁之间,表现出一定老年化趋势,但和国外多数文献相比,病人年龄偏轻。2、羟基脲、HHT对CML患者生存期(中位生存期约为4年)无明显延长作用,干扰素对CML患者生存期延长平均1年左右。3、 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5年OS优于羟基脲、干扰素等传统治疗方案,且耐受性良好。4、 CML慢性期患者获得的CCR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提高。5、伊马替尼治疗CML慢性期患者,成人每天400mg多能耐受,不良反应轻,可延长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6、对使用IM治疗的CML患者进行规律监测,可尽早发现治疗失败患者,及时更改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7、CML进展期伊马替尼治疗组疗效亦明显优于联合化疗组,并可使部分患者回到慢性期,但疗效显著低于慢性期。因此,伊马替尼治疗主张越早进行越好。8、伊马替尼最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其次是水肿,且与药物剂量密切相关,但多数患者通过剂量调整及对症处理可以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