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齿蟾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nghn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点齿蟾隶属于角蟾科齿蟾属。为了确定红点齿蟾种群的独立群数目,了解种群是否发生扩散,本研究选用线粒体基因片段和微卫星标记对红点齿蟾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研究样品采集于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等地区,采集300个样本,共计20个种群。在线粒体水平上,对20个种群的300个样本线粒体DNA片段进行测序,测序位点包括ATP6和CO3基因部分序列,一共为838bp。使用Phyml软件进行单倍型建树;通过TCS软件对红点齿蟾的进行单倍型网络图分析;通过Beast软件对红点齿蟾的分歧时间进行估算;使用Dnasp和Beast软件对红点齿蟾的种群历史动态进行分析。在微卫星水平上,对20个种群中的129个红点齿蟾样本进行了分析。使用GenAlEx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structure软件确定红点齿蟾支系遗传结构;使用Bottleneck软件分析红点齿蟾的种群瓶颈作用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线粒体基因片段具有丰富的变异位点,共监测到48个单倍型。主要分为四个支系:西部分支(第一支系:重庆南川区,贵州绥阳县,贵州遵义市金沙县,重庆武隆区),东部分支(第二支系:湖北五峰县,湖北龙山县,重庆彭水县,湖南张家界沅陵县),西南分支(第三支系:贵州黔西县,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贵州瓮安县,贵州纳雍县,湖北利川县)和南部分支(第四支系:贵州施秉县,贵州务川县和贵州凤冈县)。2.BEAST分歧时间分析表明,在7.1 Mya以前,红点齿蟾形成了独立的种群,恰值第四纪冰后期气候剧烈变化。在6.4 Mya以前分化出A(第一支系构成)、B(第二~第四支系构成)两大进化枝,同年代亚洲季风气候正在逐渐加强。在4.9Mya以后,B进化枝逐步分化为现有的另外三大支系。3.中性检验中除去第二支系,其他三个支系的Fu’s Fs值和Tajima’s D值均为负值,可能存在种群扩张迹象。4.错配分析图中,四个支系均为多峰曲线,表明种群稳定且内部遗传结构复杂。也可能是由于拥有多个特有单倍型所致,因为特有单倍型容易检测出多峰。5.BSP分析表明,红点齿蟾总种群近期有扩张现象,其中第二支系有近期扩张现象,第四支系一直出现扩张现象,第一与第三支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6.在物种水平上,红点齿蟾种群的固定系数F值均小于0,推测种群内可能存在杂合子过剩的现象,说明红点齿蟾种群内没有近交现象,也可能种群内存在某种回避机制。7.Structure结果与ML树结果不同,认为红点齿蟾可能有两个独立群。
其他文献
川滇黔都属于我国西南地区,三省生境多样,有平均海拔在3000 m左右的川西高原,有降雨量丰富、植被种类繁多的盆地以及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云贵高原。本文利用33个形态标记,采
在能源结构迅速升级的当代,直接甲酸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目前,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热点为钯基催化剂。虽然在甲酸电氧化反应中钯的
驱动电源是LED照明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照明系统的发光品质和使用寿命,因此开展对LED驱动电源的性能测试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LED驱动电源的
在提高材料表面耐磨耐蚀等性能以达到材料保护作用方面,由于复合电沉积法因其制备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以及制得的镀层性能优异等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探究了脉冲电沉
文物作为一种文化与历史的传承物,是物质性的文化遗产,同样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时间的推移,实体文物很容易被损坏,甚至消失,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历史的
多级孔碳材料作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其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多样化,具有优异的光、热、磁、电等性能,在众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选取不同聚合物作为碳源,通过不同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低影响开发(LID)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对雨水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进行处理,尤其处理悬浮物、油脂、重金属和病毒微生物等效果奇佳。但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工业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对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业计算机系统记录了大量的工业过程数据,为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
心血管疾病(CVDs)一直以来都是全球人口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心血管疾具有病发病急、隐蔽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变得愈发重要。左心室在心脏
作为严重的污染物,多环芳烃污染的问题愈发引起广泛的关注,而根据多环芳烃的特性可知,其往往会随着环境扩散在水体底泥内积累并进一步的影响底泥的微生物群落构成。本文以流域较广、且居民活动较为密集的河流——浑河为研究样地,在2018年4月到2018年10月,对浑河8个主要河段的区域(由东洲区至浑河闸)内采集的底泥的一般形态、多环芳烃组成、细菌的种类、群落结构、相对丰度进行了的研究,以揭示不同多环芳烃积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