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出行行为分析的多模式公交组合调度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lia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交通出行需求日益增长,居民的出行距离不断增大、出行目的日渐丰富。居民的出行对道路交通带来一定压力,特别是高峰时段的居民出行,极易引起交通拥堵。常规公交在解决交通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全程车调度为主,调度形式单一,难以更好地满足部分线路客流分布不均的情况。因此,对居民出行行为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研究居民日常出行的内在规律,结合公交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公交调度方案,改善居民出行的交通环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论文从居民出行特征出发,针对居民公交出行时间建立合理的公交调度模型,考虑站点客流分布不均的状况,采用多模式公交组合调度,制定发车频率调度方案。论文首先阐述制定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公交调度方案的意义,回顾国内外公交调度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居民出行行为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以及居民出行时间价值理论。其次,针对居民出行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问题,建立以居民的出行行为分析为基础的公交线路调度模型。该模型运用比例风险模型对居民出行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科学划分居民出行时段区间,进而针对该地区高峰时段的公交发车间隔构造非线性规划模型函数。模型函数综合考虑乘客时间成本和公交公司运营成本,加入权重系数以求解最佳发车间隔时间。结合杭州某地区市民出行数据,实证研究得出优化后的调度时刻表,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然后,针对不同时刻站点的客流需求,系统探讨了乘客出行时间和公交公司运营管理的有机联系,研究了全程车、区间车和大站快车三种发车模式组合及发车间隔。以系统总时间成本最优为目标,基于相同决策间隔不同决策模式,建立发车频率不定的公交组合调度模型。同时,针对调度模型组合优化的NP难特点,利用差分进化优化算法对模型求解。结果表明,在决策间隔为4min的情况下,首站发车间隔有4min、8min、12min三种可能;考虑区间车和大站快车超车的情况,各站点乘客的等车时间为0.8min-12min不等。选择多模式公交组合调度比原先分时段的公交发车次数减少,更能有效降低系统时间成本。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一些展望。
其他文献
Petri网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模拟和分析并发与分布式系统上。并发与分布式系统的开发中 Petri 网的验证和确认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形式分析技术以外,已经证明测试在检测系统错误
文章将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融入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课程设计之中,在高职教育原有的分学科逐层递进式的教育模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提出了一种由按学科划分课程改为按
期刊
期刊
随着工作流系统的广泛应用,针对工作流安全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针对工作流安全技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工作流的授权访问控制领域,而对工作流中流转数字信息内容
在计算机问世的初期,人们就梦想着计算机能够理解人的语言,并一直为之努力奋斗;到了20世纪,随着计算机的功能、容量和速度的巨大提高,自然语言处理的理论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特别是新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熟悉教材,才能作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只有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关注学习起点应该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一
光伏电站因其可以大规模集中高效地利用太阳能,近年来装机容量增速很快,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大型光伏电站中光伏发电单元数量众多,建立详细模型来研究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
交流伺服系统以其优越的性能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及运动控制领域。在轧钢机、机器人关节等常见的电拖机构中,普遍地存在着由于连接装置有限弹性引发的机械谐振以及负载变化造成
旨在从circRNA层面加深哺乳动物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性的认识,探索西藏牛和三江牛大脑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及相关调控网络,为研究circRNA在西藏牛低氧适应性方面的分子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