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对云南中部无量山大寨子(24°21′N,100°42′E)一个西黑冠长臂猿群体(G2)进行了生态行为学研究,并在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采集到一个年周期的行为数据。在此期间,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食性、活动时间分配、理毛行为、空间距离、呜叫行为、群内以及群间冲突等方面,分析了西黑冠长臂猿群体的食性、时间分配的群间差异,探讨了西黑冠长臂猿对于栖息地环境的适应性策略,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群体的社会结构(理毛社会网络以及空间距离社会网络)。 研究期间利用以5分钟为间隔的瞬时扫描法记录空间距离数据与行为数据,在610个小时的观察记录中,采集到行为数据19274个,取食数据5240个(其中5174个可以明确到取食物种),空间距离数据31013个。G2群取食70种植物和3类动物,70种植物可分为三个植物类型:木本植物(45种)、藤本植物(20种)、附生植物(5种),已鉴定的植物分别隶属于34科、55属;3类动物包括小型哺乳类、昆虫类及蠕虫。G2群食性具有显著的月变化,但个体差异不大,在总体食性取食中取食果实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叶、芽类,再次为花,附生植物最少。G2群的活动时间分配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和月变化,全年时间分配中移动行为占用时间最多,其次是取食行为和休息行为,玩耍时间排在第四位,呜叫和其他行为所占时间最少。结合G3群的行为数据和食性数据(引自黄蓓2011),两个群体的活动时间分配差异不大,6类行为中仅移动行为时间分配G2显著高于G3。在食性上两个群体差异显著,这些差异显示出西黑冠长臂猿对于不同家域栖息地采用不同的适应性策略。 理毛行为是一种具有社会功能的特殊行为,G2群的理毛行为在时间分配中占据很小比例(1.45%)。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西黑冠长臂猿的理毛行为社会网络,并引用了相邻群体G3群(引自黄蓓2011)的理毛行为数据进行对比,以便更清晰的展示理毛行为在长臂猿群体中发挥的重要功能。密度比较显示长期稳定的群体(G3,6年中没有发生个体取代)理毛行为社会网络具有更多的理毛配对关系以及更高的网络密度。新迁入雌性个体与亚成年雄性个体为获得其他个体的容忍而实施更多理毛行为(理毛伙伴最多以及较高实施理毛次数),这点也显示出理毛行为的社会功能。理毛行为同样显示出性内竞争对于长臂猿群体社会行为的影响。迁入雌性个体选择成年雌性作为自己的主要理毛对象(除了后代),其次选择成年雄性个体;亚成年雄性个体选择成年雄性个体作为自己的主要理毛对象。 社会网络分析法同样被用于分析西黑冠长臂猿群体的空间近距离社会网络。亲缘关系对于社会结构是有影响的,后代个体通常倾向于和母亲保持近距离;未独立的个体和母亲的空间近距离关系随着年纪增长而降低;亚成年个体位于群体的边缘位置;成年雄性个体AM2在群体中与成年雌性AFR以及其后代的空间近距离关系要高于另外一个雌性AFI及其后代。我们初步推测这种情况可能与保护婴猿有关,在父亲不确定性低的情况下,雄性为了保护后代避免被捕食而和雌性保持近距离(AFR符合这一原因)。月平均温度和人类活动影响了群体的空间近距离月变化,G2群的SRI(即群体月平均空间近距离)在温度低的月份里增加,在温度高的月份里减少;在人类活动干扰严重的月份里,SRI降低。通过对呜叫数据与SRI的相关性分析,G2群呜叫频次(r=0.609,p=0.036)和雌性呜叫的同步率(r=0.756,p=0.004)都显著和SRI相关,支持了呜叫行为的群体凝聚力功能假说。 研究期间,还记录到了38次群内冲突行为和10次群间冲突行为,其中在群内冲突行为中能够准确识别个体的记录为37次,争夺取食位置(9次)和雄性性内竞争(27次)是造成群内冲突行为的主要原因。根据群间冲突中个体的行为差异推测雄性性内竞争以及群外交配是引起群间冲突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