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d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是掌握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实施流域保护措施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我国对基于生态完整性角度的流域尺度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应用都比较缺乏,这制约了我国对各大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基于我国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本文构建了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体系,并利用现场调查、采样、鉴定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松花江流域开展了连续三年的评价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在对发达国家评价体系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在我国重点流域的调查研究,构建了流域尺度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体系。研究确定了各评价方法的适用条件及选择评价方法的技术路线;提出了评价方法中参照位点的确定原则;提出了生物、生境和水质理化指标的筛选原则、确定方法以及评价的技术路线。该体系正在我国重点流域开展试点研究。利用构建的评价体系,对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质量开展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适合采用IBI法进行评价;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可由6项生物指标、10项生境指标和8项水质理化指标构成;颤蚓属(Tubifex)、水丝蚓属(Limnodrilus)、禳翅目(Plecoptera)、多距石蛾属(Polycentropus)和东北田螺(Viviparus chui Yen)为指示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特征指示生物。研究表明,2012-2014年松花江流域三年平均有27.4%的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优和良好,22.7%为一般,49.9%为较差和很差,流域内近一半区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流域生境质量主要处于一般~良好的状态;水质以Ⅲ类水质为主。2012-2014年间,流域整体水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慢慢恢复和好转的趋势,受损最严重的区域正在逐年减少。各水系质量状况由优到差总体为黑龙江>松花江干流下游>第二松花江江>嫩江江>松花江干流上游。其次,压力分析显示,CODMn、 BOD5、NH3-N、COD、TN、TP的污染是影响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和生物群落状态的主要水环境压力因素。基于松花江流域的研究结果,对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分析表明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区分未受干扰位点和受干扰位点的水生态环境质量,证明体系建立的参照位点的确定方法是可靠合理的,方法在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具有适用性。同时,也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是有效的,适用于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此外,研究对现有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控体系,从评价体系的优化和完善、评价计划的开展、参照位点的确定以及有效性验证的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研究成果为我国构建并推广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恢复和改善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作为一种犯罪现象,在我国已大量出现,并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多年以来很多学者从犯罪学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得出了大量的理论成果。本文从实证的
文章针对现有人口抽样数据的特点和缺陷,通过对总和生育率指标的分析和改进,测算了1994~2004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探讨了影响该指标变化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的总和生育
目的评估口服麝香保心丸至少6个月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前期为前瞻性、随机、非盲对照临床试验,后期为队列研究。选择2005年5月—2006年6月就诊的
认知冲突会让人产生认知需求,会激发人强烈的探索欲望。铝的氧化物的教学设计通过三个认知冲突的产生及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库管理采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本文从一体化电子信息系统地技术应用角度出发,阐述一体化电子信息系统的具体表征,依据水库管理的特点,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心病的危险阶段。其病理基础是在脆性斑块破裂或内皮损伤基础上造成的冠脉血栓性闭塞或冠脉严重狭窄[1]。研究表明
2012年麦肯锡公司首先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观点,此观点的提出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何对海量的大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去伪存真,获取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国外学者对利他行为,尤其是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到利他者因素、情境因
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内,水体、植被、城市和土壤等地物的光谱反射率差异是利用遥感手段提取水体的基本原理。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提取MOD IS遥感影像上的水体,再将提取
在当前以“文化全球化”、“信息化”、“大众传媒普及化”为特征的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民族歌曲创作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是固守传统的音乐创作技法,还是加以灵活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