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复发、转移和耐药是导致其高死亡率的根本原因。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组织中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癌细胞,它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是肿瘤发生、转移、复发和耐药的根源。目前现有的治疗手段主要杀灭了敏感的肿瘤子代细胞,而对肿瘤干细胞作用甚微,最终导致了肿瘤患者的复发和转移,因此若能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肿瘤将会成肿瘤治疗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杂交瘤融合技术获得库容量为2246株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人肝癌干细胞单抗库,通过产量测定、细胞ELISA检测、功能筛选及Western Blot特异性检测确定28C10为研究单抗。活细胞与固定细胞免疫荧光的检测发现,单抗28C10识别的靶抗原在Be17402-V13 和 MHCC97-L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中均有分布;活细胞流式检测初步证实单抗28C10识别肝癌干细胞。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了单抗28C10识别临床肝癌患者组织的情况,分析发现单抗28C10的靶抗原在72.0%人肝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分选MHCC97-L细胞中28C10识别阳性的细胞进行相关体能外肿瘤干细胞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8C10+的细胞显现出比28C10-和模拟分选亲本细胞更强的成球能力、侵袭能力、耐药性及裸鼠致瘤能力,证明了单抗28C10是可以识别肝癌干细胞的单抗。体外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单抗28C10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系Be17402-V13 和 MHCC97-L的自我更新能力、侵袭能力和耐药能力。裸鼠体内的抗体治疗实验显示,单抗28C10单独应用时可抑制肝癌移植瘤的生长,高剂量对移植瘤体积的抑制率为67.7%;低剂量抗体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时抑制率达到70.1%,显示出化疗药物与单抗联合的优势。分离单抗28C10的靶抗原,经质谱鉴定其靶抗原为HSP90a。通过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WB和免疫共沉淀初步证明了HSP90a确是单抗28C10的靶抗原。进而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了HSP90a识别临床肝癌患者组织的情况,分析发现单抗HSP90a在82.52%人肝癌组织中特异性达,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肝炎和肝硬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SP90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相关。综上所述,单抗28C10不仅可以识别肝癌干细胞,还具有抑制肝癌干细胞侵袭、成球和耐药的能力,且有明显的体内抑制人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功能;鉴定单抗28C10的靶抗原为HSP900,并进行了初步的验证,说明HSP90α+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征,具有作为肝癌干细胞治疗靶点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