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使用清热解毒箍围法治疗的感染性糖尿病足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病例临床特点,分析清热解毒箍围法治疗感染性糖尿病足的最佳适应证。探索糖尿病足患者的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的关系,为糖尿病足的中医综合辨证治疗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查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及周围血管科2007年0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糖尿病足病人病例资料,筛选其中运用清热解毒箍围法治疗的感染性糖尿病足患者,并记录其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住院号、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合并疾病、糖尿病足病程、Wagner分级、糖尿病足诱因、足溃疡的部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足部创面分泌物培养及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及疗程,局部及全身症状。最后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论:1.本组76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4.22±14.80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2900.80±4753.94元,较国内同类研究有显著优势(p<0.05)。2.经清热解毒箍围法治疗的76例感染性糖尿病足患者中创面愈合9例(11.8%),好转51例(67.1%),无明显变化11例(14.5%),截趾2例(2.6%),截肢1例(1.3%),死亡2例(2.6%)有总效率为79.9%。其中Wagner2~3级者疗效优于Wagner其他分级者(p<0.008)(p与校正后α=0,008比较)。清热解毒箍围法对于局部辨证分型为热毒炽盛证、湿热内蕴证者疗效优于阳虚血瘀证和寒湿流注证(p<0.0125)(p与校正后α=0.0125比较)。分别对局部症状进行疗效统计较,其中疗效为突出的有脓液味臭秽(85.29%)、脓液颜色黄(88.09%)、脓液稠厚(87.18%)、胀痛(87.5%)、局部皮温升高(86.67%)、皮肤色红(87.50%)、高肿突起(87.50%)。本组患者共培养出致病菌株30种,其中革兰氏阳性菌57例(45.6%),革兰氏阴性菌68例(54.4%),革兰氏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多见23例(18.4%),其次为粪肠球菌12例(9.6%),革兰氏阴性菌中以阴沟肠杆菌最为多见14例(11.2%),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9例(7.2%)。清热解毒箍围法对于革兰氏阳性菌疗效优于革兰氏阴性菌,经检验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抗生素运用频次最多者为喹诺酮类共22次(29.33%),其次为青霉素类及头孢类各17次(22.67%),再次为硝基唑类6次(8%),其后依次为碳稀青霉素类4次(5.33%)、氨基糖苷类3次(4%)、万古霉素类3次(4%)、林可霉素类2次(2.7%)、米唑类1次(1.3%),抗生素平均运用天数为8.47±4.72天。3.本组患者局部辨证以湿热蕴毒证和热毒炽盛证为主,分别占31.6%和39.5%,明显高于阳虚血瘀证12例(15.8%),寒湿流注4例(5.3%)。整体辨证以热毒证最多38例(50%),其次为血瘀证21例(27.6%)和血虚证20例(26.3%),其后依次为痰湿证13例(17.1%),气虚证8例(10.5%),阴虚证7例(9.2%),阳虚证5例(6.6%),气郁证1例(1.3%)。患者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之间存在分离现象,故在临床治疗中应当立足于整体、重视局部,正确分析局部与整体的辨证关系进行辨证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