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XO40在心肌肥大中的功能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cai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逐年上升,到目前为止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死亡病因之一,对于其发病原因的探究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大命题。心肌肥大属于心血管疾病的典型病理表现,长期的病理性肥大最终会导致心肌收缩失调和心力衰竭,这也就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心肌肥大的病理性表现之一就是心肌细胞肥大,其主要内在机制是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增加以及降解减少。然而,UPS(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即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调控蛋白质的代谢这一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UPS的成员之一E3泛素连接酶对其功能特异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FBXO40,其在骨骼肌和心肌中作为一种E3泛素连接酶特异性高表达,已有研究证实FBXO40在骨骼肌萎缩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但其在心肌细胞中的功能研究未见报道。基于FBXO40在骨骼肌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其在心肌中也特异性高表达,本课题主要想探究FBXO40在心肌肥大过程中是否具有调控作用以及具有怎样的功能。方法本次研究中我们分别从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对FBXO40在病理性心肌肥大中的作用进行探究,结合荧光实时定量PCR(q PCR)、Western Blot、HE染色、鬼比环肽染色、免疫荧光等技术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判定FBXO40在心肌肥大中的调控功能,具体实验方法如下:细胞水平:以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为材料,一方面我们通过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进行药物诱导来构建体外心肌肥大模型,检测FBXO40的表达变化情况;另一方面,分别通过过表达和敲低心肌细胞中的目的基因FBXO40,检测肥大相关基因的变化情况。1.培养原代心肌细胞,PE分别诱导0、24、36、48小时后,通过荧光实时定量(q PCR)检测心肌细胞中肥大相关基因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表达变化情况检测心肌细胞肥大水平。一方面通过鬼笔环肽染色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计算细胞表面积,另一方面利用q PCR技术检测药物诱导后心肌细胞中目的基因FBXO40的表达变化情况。2.我们逐一构建FBXO40的过表达载体和si-FBXO40(小干扰RNA),通过转染原代心肌细胞实现FBXO40的体外过表达和体外抑制。首先,用q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目的基因FBXO40能否在心肌细胞中成功过表达和敲低,并在实现FBXO40过表达和敲低基础上,我们再提取RNA通过荧光实时定量q PCR检测心肌细胞中肥大相关基因ANF、BNP、以及β-MHC的表达变化情况。3.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分别设置对照组、PE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组、PE诱导肥大同时转染si-FBXO40组以及转染si-FBXO40组,通过对各组细胞ANF、BNP和β-MHC表达水平以及细胞表面积的测定,进一步判定FBXO40在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并通过鬼笔环肽染色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计算细胞表面积。动物水平:一方面利用尾静脉注射法向小鼠体内注射FBXO40干扰RNA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si FBXO40)敲低FBXO40在体内的表达水平,同时通过PE诱导心肌肥大,检测动物体内FBXO40敲低后对心肌肥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制备了FBXO40敲除小鼠,检测FBXO40功能缺失后对PE诱导的心肌肥大的影响。1.通过设置对照组(生理盐水组)、PE组(尾静脉生理盐水+PE诱导)、PE+NC组(尾静脉注射阴性对照载体+PE诱导)、PE+AAV组(尾静脉注射AAV-si FBXO40+PE诱导),处理后各组小鼠利用超声心动实验检测心功能指标,统计分析左心室壁厚LVPW,短轴缩短率FS%以及左心室内径IVSd等指标变化情况;解剖小鼠后,测定心脏与体重比值、利用HE染色和WGA染色观察心脏及心肌细胞的表型变化情况。2.制备FBXO40敲除鼠,设置野生鼠、FBXO40敲除鼠、PE诱导野生鼠、PE诱导FBXO40敲除鼠,诱导结束后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的心功能(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以及左心室内径IVSd)及心脏表型情况,包括心脏与体重比值、心室壁厚度、心肌细胞面积的测定等。结果1.细胞水平验证敲低FBXO40可以抑制P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培养原代心肌细胞,0、24、36、48小时四个时段PE成功诱导心肌细胞肥大q PCR结果显示肥大相关基因ANF,β-MHC的表达变化在36h时肥大效果最佳;继续探究通过鬼笔环肽染色法,发现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计算细胞表面积加药组较空白组比较明显增大;利用q PCR技术检测药物诱导后心肌细胞中目的基因FBXO40的表达情况显著上调;在实现FBXO40过表达和敲低基础上,提取RNA通过荧光实时定量q PCR检测心肌细胞中肥大相关基因ANF、BNP、以及β-MHC的表达分别呈上调和下调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验证了结果显示,PE诱导肥大同时转染si-FBXO40组的ANF和BNP表达量显著低于PE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组;WB检测结果显示,PE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组的FBXO40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PE诱导肥大同时转染si-FBXO40组的FBXO40蛋白表达水平相比PE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组显著下调,此外,鬼笔环肽染色法结果显示PE诱导肥大同时转染si-FBXO40组的细胞表面积显著低于PE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组。2.动物水平验证抑制FBXO40可以抑制心肌肥大。超声心动实验检测心功能指标,统计分析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以及左心室内径IVSd显示敲除FBXO40降低了由PE诱导而升高的指标;解剖小鼠后,测定心脏与体重比值、利用HE染色和WGA染色观察心脏及心肌细胞的表型变化情况,观察HE染色结果显示AAV+PE组小鼠心脏大小,心脏体重比以及心室壁厚显著低于PE诱导组和NC+PE组。WGA染色结果显示,AAV+PE组小鼠心肌细胞也显著低于PE诱导组和NC+PE组心肌细胞;进一步得出制备敲除鼠诱导结束后观察野生鼠、FBXO40敲除鼠、PE诱导野生鼠、PE诱导FBXO40敲除鼠,诱导结束后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的心功能及心脏表型情况,包括心脏与体重比值、心室壁厚度、心肌细胞面积的等均无明显差异,说明FBXO40敲除后对小鼠健康及心功能无影响。结论:FBXO40对心肌细胞肥大具有正向调控作用,体外与体内敲低FBXO40均能抑制PE诱导的心肌肥大水平。结论如下:1.利用PE诱导肥大的心肌细胞中目的基因FBXO40的表达显著上调;2.体外过表达或抑制目的基因FBXO40以后,心肌细胞肥大相关基因的表达呈相同趋势变化;3.体外敲低FBXO40能够抑制PE诱导的心肌细胞的肥大;4.体内敲低或敲除FBXO40能够抑制PE诱导的心肌肥大。
其他文献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我国的麻疹免疫覆盖率已超过95%,但麻疹在我国仍然反复流行。目前对我国麻疹流行的研究多集中于流行病学、血清学等领域,而对麻疹的传播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麻疹在我国各地区的流行呈现强烈的相关性,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空间传播动力入手,分析麻疹在我国空间传播的特性以及动力机制,寻找在高免疫率覆盖条件下,麻疹在我国迟迟得不
目的软骨细胞在单层培养与传代过程中出现的去分化现象极大地限制了其功能和应用。除了少数典型的去分化标志物,目前对软骨细胞去分化的了解相对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软骨细胞去分化初期基因表达的整体改变情况,对比不同的培养方法对软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借助三维(3D)水凝胶能够维持软骨细胞表型的特点鉴定软骨细胞去分化的潜在标志物。方法首先将原代软骨细胞(P0)和传代一次的软骨细胞(P1)进行形态学检测来探
目的分析SFTS患者不同病程时期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例和IL-17、IL-10、TGF-β1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SFTS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1.收集2019.04至2020.10于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且符合入组条件的SFTS患者,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47)和危重组(n=30),并纳入一般条件相对应的健康人(n=30)为对照组。2.收集并记
目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很多存在高尿酸血症,其临床预后差,病死率高。而黄嘌呤氧化酶相关氧化应激在心衰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也不断被研究者关注。随着心衰的逐渐加重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及数量也随之增加。本研究旨在通过队列研究评估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非布司他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性收集2014至2017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伴有高尿酸血症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
目的支气管哮喘作为非传染性慢性气道疾病,具有可治、可控、不可愈,反复发作的特点。本研究旨在构建预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后近期复发风险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绘制两模型ROC曲线,比较两模型预测效果。为探索影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后近期复发的重要因素,有利于临床护理人员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策略,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提供方向。方法本研究选取青岛市某三
化感作用是植物或微生物通过向环境释放次生代谢产物对自身和其他植物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伤害作用或有益作用。化感次级代谢产物又称为化感物质,是植物或微生物发挥化感效应的物质基础,通过作用于其他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影响,寻找化感物质是植物源农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本实验以柳兰和白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化感作用,找寻其潜在的化感次生代谢产物。本实验研究柳兰花、茎、蒴果和叶水提取液对受体植物莴苣种
目的: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不同构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扭转动力学,探讨3D-STI技术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测定中的作用,以期给予临床治疗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20年11月来我院就诊并被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30例,根据患者左心室情况将其分成以下4组:左心室构型正常(LVN)组32例、左心室向心性重构(CCR)
目的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本研究目的是确定bla NDM(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和mcr(mobile colistin resistance)基因在中国的分布特征,判断bla NDM和mcr基因的出现与碳青霉烯和多粘菌素类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的关系,为抗生素耐药的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在2010-2020年之间随机选取中国的10个
目的研究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糖尿病妊娠诱导的子代神经管畸形(NTD)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糖尿病孕鼠模型建立方案及干预策略:200只8周龄ICR小鼠(雌鼠150只,雄鼠50只),饮食适应1周后,将雌鼠与雄鼠在夜间按3:1的比例合笼交配,次日清晨观察到雌鼠有阴道栓即交配成功,记为孕期第0.5天(E0.5d),将孕鼠随机分为5组:健康对照组(AIN-93G标准饲料喂养)、糖尿病对照组(A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医务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部分内容。1.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量性研究: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两个院区三个康复病房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