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的方针与措施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km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特殊阶段。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无情摧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被打断,高等院校被迫内迁,高等教育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劫难。但是,在中华民族御侮自强的精神鼓舞和教育界爱国人士的艰苦努力下,国民政府重视高等教育,颁布了一系列适应抗战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的方针,实施了促进高等教育前进发展的措施。高等教育在抗战时期不但没有中辍,反而比战前得以较大发展。本文以1937—1945年间国民政府高等教育的方针和措施为研究主体,对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方针和措施的背景、制定过程以及恢复发展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方针、措施的背景。 第二部分论述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方针的讨论、制定过程。战时高等教育方针的制定经过了初步形成和确立与推行两阶段。 第三部分主要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改革措施的推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措施涉及到了学制、教学、师资、学生等各方面,对高等教育进行了调整或革新。 第四部分是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方针、措施的评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的方针、措施,具有战时性、变革性、建设性的特点和局限性。 研究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的方针、措施及历史进程,从多角度、多层次给我们以启示,主要有:振兴教育是强国之本,尊重规律是发展之途,民族精神是救国之魂。
其他文献
分析了1951年以来历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黄河流域各区间汛期降水的主要特征,认为厄尔尼诺现象与黄河流域降雨洪水的关系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在厄尔尼诺次年,黄河流域各区间汛期
中国传统伦理以仁爱价值观为主导,相信人性本善,形成德得相通的社会机制,坚信善恶报应的信念,辅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代际伦理,形成了具有中国人气质的伦理精神结构。近
本文发现了两个新型二硫杂环戊烯的合成反应,首次报道了这两类化合物的结构,探索了这两个新反应的反应条件和可能的反应机理。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得到了这两个新反应最优化条件
从参数不对称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入手,结合四回线内部存在的线间及相间电磁耦合的特点,分析推导出适合的相模变换矩阵对各回线阻抗进行解耦处理,并且通过仿真对比的方式论证了
古代朝鲜文人对李白的《悲清秋赋》、《愁阳春赋》、《惜余春赋》、《拟恨赋》和《鸣皋歌送岑征君》均有拟次。李白的原作洒脱自如、气势奔放,虽抒发不遇之叹,但表现出傲世独
目的探讨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行相应手术治疗,经1年随访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城市基层治理主要依赖于街道-居委会体制,它在实际运作中面临很多问题。推进城市治理结构扁平化,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有必要撤销街道办事处,实行"二级政府、二级行政"体制,
1929年6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举行了奉安大典,即孙中山灵榇由北平移葬南京紫金山仪式。这是一场由国家与民间共同操演完成、影响波及各地的全国性纪念仪式。期间,国民党全面掌控
随着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国内各行业都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消费市场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厂商引导消费而不断分化,市场不确定性大为增加。 为了能够在这种成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这一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决不允许党员干部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更不允许形成一个鱼肉人民的特殊阶层。而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