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媒介进入文学是近几年文学史研究的一个新方向,这是对传统史研究手段和方法的补充和创新,并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纵观近几年的成果,从媒介的功能和特性入手,来研究文学的生产、传播和发展却寥寥无几。政治社会化作为媒介的一项重要功能,对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意义不凡,特别是对解放区文学的发展,影响尤为重大,具体表现在对解放区文学作品及作家及体制的影响上。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始终都是中国文学困扰的两难问题,报纸副刊作为媒介兼具文学载体与政治社会化功能,使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更加密切,传媒与文学已不再是简单的载体与内容的关系:通过报纸副刊传播的文学作品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这和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政治观念发生了或统一或背离的现象,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影响甚至解构了作品本身的政治态度。这种依靠强权或者舆论导向改变作家的政治态度和作品的意识形态,进而改变文学的发展方向和管理体制,贯穿于解放区文学发展的始末,也成为解放区文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解放日报》及其副刊作为抗日战争期间解放区最有影响的报纸,以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载体,对它的研究和解读,是解放区文学研究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内容。联系现实政治生活和历史事件,对副刊文学作品进行细读,可以尽可能地还原解放区文学发展的历史原貌;同时,通过对《解放日报》副刊政治社会化的分析,及其对个体创作的影响研究,来寻找解放区文学发展的内在线索。伴随着延安《解放日报》副刊政治社会化的确立和强化,解放区知识分子完成了合乎规范的政治人格的塑造,源于"五四"的左翼文学演化为日渐规范的体制文学,并奠定了共和国文学体制的基础。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始终都是中国文学困扰的两难问题,报纸副刊作为媒介兼具文学载体与政治社会化功能,使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更加密切,传媒与文学已不再是简单的载体与内容的关系:通过报纸副刊传播的文学作品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这和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政治观念发生了或统一或背离的现象,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影响甚至解构了作品本身的政治态度。这种依靠强权或者舆论导向改变作家的政治态度和作品的意识形态,进而改变文学的发展方向和管理体制,贯穿于解放区文学发展的始末,也成为解放区文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解放日报》及其副刊作为抗日战争期间解放区最有影响的报纸,以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载体,对它的研究和解读,是解放区文学研究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内容。联系现实政治生活和历史事件,对副刊文学作品进行细读,可以尽可能地还原解放区文学发展的历史原貌;同时,通过对《解放日报》副刊政治社会化的分析,及其对个体创作的影响研究,来寻找解放区文学发展的内在线索。伴随着延安《解放日报》副刊政治社会化的确立和强化,解放区知识分子完成了合乎规范的政治人格的塑造,源于"五四"的左翼文学演化为日渐规范的体制文学,并奠定了共和国文学体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