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潜标观测的El Ni?o事件期间西太平洋赤道环流变异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带西太平洋是驱动大气环流和亚洲季风的关键海域,也是ENSO(El Ni?o与南方涛动)发生发展的重要区域。为了研究该海区海-气特征,特别是El Ni?o现象的演变,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国际学界实施了多个海-气观测计划,这极大地促进了对ENSO的动力学机制认识和预报能力。如美国和日本布放的TAO/TRITON浮标阵列就提供了热带太平洋大量的、高分辨率连续海洋观测资料。然而TAO/TRITON阵列在热带西太平洋的观测比较稀疏,缺少热带西太平洋可用于研究目的的长期、高质量次表层海洋观测数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IOCAS)建立的热带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在西太平洋130°E、140°E和142°E段面以及雅浦-马里亚纳海沟连接区布放了 20余套深海潜标,该观测网提供了近年来ENSO事件中相关的海洋温、盐和海流的演变过程,有效的补足了对ENSO事件现场观测的短板。本工作分析了该观测网在2014-2016年间上层海流观测数据,重点关注2015/2016年超强El Nifno事件期间西太平洋赤道环流变异的特征与相关动力学过程,针对潜标观测之中发现的新的变异现象开展了深入的研究:(1)2015年El Ni?o发展期上层海流的季节内变化(ISV);(2)2016年El Ni?o事件衰退期西太平洋赤道上层强烈的东向流异常。本文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通过分析潜标观测资料和对比历史观测资料,发现了 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El Nifio事件中上层海洋ISV存在明显差异。与1997-1998年事件相比,2015-2016年事件的海洋ISV强度在赤道太平洋海盆上显著减弱约30%-50%,并且ISV变化最大值从1997年的140°E移动到2015年的160°E附近。特别是在西太平洋142°E站位两者强度差异最明显,统计结果表明其减弱了 43%。西太平洋的洋流ISV与季节内西风事件的强迫有较强的关系。海洋ISV的差异也通过平流作用影响了海表温度(SST)的差异,1997年海流的平流作用明显强于2015年,且对几次季节内增暖有明显的贡献。这些差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由不同来源的季节内西风爆发造成的海洋ISV强度和位置的差异解释。2015年海表纬向风ISV总体上弱于1997年,1997年的季节内西风爆发起源于印度洋并且发生在西边界附近(约140°E),而2015年引起西风爆发的扰动主要来自副热带东北太平洋并且引起上层洋流ISV最大值出现在赤道160°E附近。这些ISV差异可能与2015-2016年El Ni?o事件期间副热带东北太平洋的年代际变暖和印度洋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减弱有关。海洋ISV在两次El Ni?o事件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可能是影响ENSO多样性的因素之一。(2)通过分析IOCAS在赤道、142°E站位的潜标观测数据发现,2016年夏季即El Ni?o衰退期海洋上层出现了异常的东向强流,其最大流速达到了 67 cm/s,垂向范围向上扩展达到表层,表层西向流几乎消失。这个现象,JAMSTEC在1998年夏季的潜标观测中也出现了。进一步分析热带西太科学观测网2014-2016年期间3套潜标观测资料发现,赤道以北的2°N、140°E站位和赤道以南的1°S、142°E站位的观测中在2016年夏季也有明显东向流增强,其最大流速分别为90 cm/s和63 cm/s,而更北的3°N、143.55°E站位东向流速却从88 cm/s减弱到了大约30 cm/s,这表明西太平洋赤道环流变异存在复杂的空间结构。进一步分析OSCAR表层流数据、GODAS海洋同化数据和1.5层非线性约化重力模式结果都表明El Ni?o衰退期西太平洋西边界上层海洋出现了一支跨赤道的逆时针环流异常。因此,潜标在赤道及其南、北两个站位观测到了东向流速增强,而更北却观测到了东向流减弱。利用El Ni?o不同时期和区域的风场驱动1.5层模型结果表明,El Ni?o成熟期赤道东太平洋的东风异常是驱动该环流变异风场的具体时间和关键区域,其激发的赤道外暖Rossby波西传到达西边界后反射成赤道暖Kelvin波,造成了赤道西太平洋南北两个海表高度异常(SLA)高值区。SLA通过改变压力场的分布而造成赤道上的西向流异常和赤道以南的沿岸东向流异常,组成了跨赤道逆时针环流异常。此外,通过理想化模式实验表明,西边界海陆分布对该逆时针环流起着重要作用。因此,El Ni?o衰退期西太平洋西边界的跨赤道逆时针环流异常是El Ni?o成熟期赤道东太平洋风场和西边界海陆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分析西太平洋潜表阵列发现了 2015-2016年El Ni?o事件中西太平洋赤道环流的两个变异现象,即(1)2015年El Ni?o发展期上层海流的季节内变化弱于1997年;(2)El Ni?o事件衰退期西太平洋赤道上层的出现跨赤道的逆时针异常环流。其中现象(1)是由两次事件中不同来源的季节内西风爆发导致,现象(2)是由El Ni?o成熟期赤道东太平洋风场和西边界海陆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结果为ENSO期间海洋环流变异及相关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为后续研究西太平洋海洋环流结构与多尺度变异打下基础,突显了高分辨率的上层海洋连续潜标观测在环流结构变异和在ENSO事件演变研究中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著名的非裔美国作家、文学批评家、蓝登书屋出版公司的编辑和高级编审、普林斯顿大学人文学科教授。作为黑人文化的代表,莫里森把不同的声音结合组织起来,构
目的:采用八会穴之髓会悬钟、骨会大杼配穴结合局部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通过观察实验组、对照组针刺前及针刺后人体血清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和白介素-1β水平的改变和生存质量
公民环境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是,公民环境权并未得到宪法所确认,公民环境权益的维护任重道远。国外的一些环境权理论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先后有很多国家把环境权写入宪法,而且国
晚清两浙政治小说是晚清特定时代环境的产物。这些作品既体现着反映时代潮流的浓郁政治色彩,又包涵着丰富的浙江地域精神。其产生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了小说
“欧曾”合论自宋代产生以来,历经各朝各代,受到不同文学思潮、政治文化、个人审美爱好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北宋“欧曾”合论较少,至南宋有所增多,推重“欧曾”之文多
目的探讨用豆甾醇替代胆固醇制备绞股蓝总皂苷脂质体的可行性,并获得最佳制备工艺与处方。方法以卵磷脂和豆甾醇为膜材制备不含胆固醇的绞股蓝总皂苷脂质体;脂质体以鱼精蛋白
目的观察甘草汁蒸制远志过程中对远志皂苷B和细叶远志皂苷含有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远志生品及甘草汁蒸制不同时间(4、8、12、16、20、24 h)炮制品中远志皂苷B和
本文主要从生活世界、文化艺术世界、精神世界中探索鲁迅与女性的关系。主要是生活世界中女性对鲁迅的影响,以及艺术文化世界中鲁迅对女性的作用。还有伴随人际互动、时代潮流
原文本《教师成功指南:确保学生学习的十二种方法》主要是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本书论述了教师应该如何备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需求等等一系列问题。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中国的读者可以从中吸取有利于中国教师成长的建议,对教师职业产生新的认识。本次翻译实践选取了该书的第一至第三章,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新教师在初入职场所做的准备,怎样利用教育心理学引导学生学习以及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蛮性”书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它基于对人和人性的发现与理解,不仅被赋予了反封建与革命的意义,而且能够带来与以往不同的审美风格,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