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约翰·多恩诗歌特色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su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玄学派诗人是指17世纪初在英国出现、以反对伊丽莎白时期爱情诗中的浪漫主义传统因素、用有悖传统的方式对爱情和宗教进行智性阐释的一群诗人,其代表人物是约翰·多恩。由于其倡导的玄学派诗歌刻意求新,既有悖传统又与后来的诗歌创作风格格格不入,此后几乎沉寂了两个世纪。直到20世纪初,当英国学者赫伯特·格里尔森编注的玄学派诗集出版后,才引起了强烈反响。1921年,T.S.艾略特发表了《玄学派诗人》一文,盛赞多恩等人“把思想和情感统一起来”,是“统一的感受性”的典型,自此在西方文学界引发了玄学派诗歌研究热潮。评论家们对玄学派诗歌的研究取得以下共识:新颖独特的意象,醉心于客观与微观世界中的奇想,节奏和韵律的多变,复杂的主题(宗教的和世俗的),对似是而非论点的喜好,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质疑等等。1986年在美国正式成立了多恩研究会,充分表明以多恩为代表的玄学派诗歌在英美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根据可查资料,我国学界对玄学派的介绍最早出现在钱钟书的《谈艺录》(1948)中,但当时未引起国人对玄学派诗人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玄学派研究开始真正起步,杨周翰撰写的《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是这个时期标志性成果。90年代中后期,更多的研究成果频频出现,如李正栓博士的《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林元富的《透过精致的瓮一从奇喻看玄学派诗歌》等。这些论文和著作对玄学派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特色进行了有深度的分析,扩大和加深了玄学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影响。 但是,这些研究或偏重于对玄学派诗歌的形式研究,或致力于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事实上,多恩等人大胆破除了传统的清规戒律,在创作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都标新立异,并实现了两者的完美结合,“统一的感受性”是该流派的最大特色。本文将以此为轴心,对多恩诗歌进行深入解读,具体阐述其如何实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导言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玄学派批评的回顾,指出国内研究的不足,进而引出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 第一章追溯了“玄学派”一词由贬到褒的变化轨迹,指出“统一的感受性”才是对以多恩为代表的玄学主义诗歌客观而中肯的评价。 第二章聚焦于多恩诗歌中的叛逆精神。多恩的诗歌处处体现了离经叛道的思想:其爱情观不落俗套,强调精神与肉体的结合才是真爱;在其宗教诗中,没有对上帝的顶礼膜拜,却有对原罪与救赎、死亡与复活的理性思考;身处动荡不安的“新科学”时代,多恩没有全盘接收或否认新的科学发现,而是选择性地完成了对新宇宙观的吸收与对旧宇宙观的改造。 第三章致力于对多恩诗歌中的创新性话语的研究。新颖别致的内容呼唤着与之相匹配的表现形式。多恩在诗歌中大胆地采用了貌似毫无关联的奇喻、充满矛盾的悖论以及富有戏剧性的口语体,从而实现了感情的哲理化、智性的理性化。本章分别就这三种表现形式,并结合实例深入研究多恩是如何通过这些创新性话语来实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的。 结语部分进一步指出,多恩的诗歌以其不落俗套的内容和新颖别致的形式实现了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启迪和影响了以T.S艾略特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主义诗人。因此,全方位探讨玄学派诗歌,对推动我国的英美现代派诗歌教学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Jimmy Nelson生于1967年,英国人,花了3年半的时间,走访世界各地,找到35个遗落的部落。这些部落没有现代文明的生活,依然保持着自己最原始的状态。在每个部落,Jimmy只有几个星
《狼图腾》是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一经出版便获得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首届曼氏亚洲文学奖唯一获奖图书。作者姜戎对文化大革命背景下内蒙古草原上自然生态
隐喻一直是很多不同学科研究的对象,它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传统的隐喻观仅仅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将其归结为一种修辞手段。但加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