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特玛托夫创作中的生态问题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oat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钦·艾特玛托夫是一位用吉尔吉斯语和俄语创作的吉尔吉斯作家。在家庭的影响下,他幼时便开始亲近俄罗斯文化、俄语和俄罗斯文学。   1958年创作的《查密利雅》是艾特玛托夫的成名作,《群山和草原的故事》获1963年列宁奖章。随后又相继创作了《我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1961)、《第一位老师》(1962)、《母亲一大地》(1965)、《别了,古利萨雷》(1966)、《白轮船》(1970)等等。《一日长于百年》(又名《风雪小站》,1980)是艾特玛托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88年,他又出版了闻名世界的小说《断头台》。   艾特玛托夫的生态意识是在20世纪50、60年代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和苏联社会的转折之时产生的。艾特玛托夫的长篇小说是基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类服从自然又利用自然,通过自己的行为成果去利用它;另一方面却又不断破坏大自然,所以自然世界就变成了人类世界。人类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的关系,但实际上却是相反的。艾特玛托夫号召人类重新审视自身的愚蠢行为,应该意识到人类破坏大自然所带来的威胁和恶果,而这种威胁最后也会伤害到人类本身。艾特玛托夫不仅号召要保护大自然,而且还表现对人类精神道德的关心,因为人类的道德与对大自然认识是紧密相联的。艾特玛认为这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艾特玛托夫作品中的生态问题一直围绕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而写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与人性是分不开的。和谐的关系能够净化人的心灵:而破坏自然,毁灭生物就是人性变异、道德堕落的过程。在《白轮船》、《断头台》、《一日长于百年》等作品中,作者通过神话手法并运用动物、女性形象等探讨了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等许多重大问题。人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同人性和人道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对自然施行残暴手段之时,人也同时失去了自己的本性。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引言介绍作者的作品以及概括介绍了其生态作品的特点,并总结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本文要分析的问题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探讨了艾特玛托夫生态意识的产生背景。全球化进程、苏联社会巨变以及当时文坛的潮流促使作家对生态问题进行思考。   第二章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分析当前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分析了生态伦理是通过善与恶表现出来的,并提出作家对当前生态问题的忧患及解决办法,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本在于人,号召人类要对生态负责。   第三章分析了艾特玛托夫作品的艺术手法:假定性、理想与现实的张力、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和女性形象,从四个角度分析艾特玛托夫的生态作品以及他所要表达的生态思想。结语总结全文并提出结论,艾特玛托夫作品中生态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的问题。
其他文献
20世纪20年代,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经济政治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其中,玛丽路易丝·弗莱瑟是至今仍为人们所记得的女性作家之一。本文将使用女性主义文学批
学位
木制家具会因为各种原因受到碰撞而受伤,留下难看的的凹痕,这些痕迹很不美观,要把家具换掉又觉得浪费,有什么方法可以去除凹痕吗?其实只要准备这3样东西,就可以轻轻松松去除
期刊
中国有一句用兵的老话(出自明代无名氏撰兵书《草庐经略》)叫“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笔者觉得非常适合用来思考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在实际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要能够贯
期刊
表示时间关系并与共现动词的“时(tense)”和“体(aspect)”存在对应关系的一类副词称为“时间副词”。有关现代日语时间副词的研究为数甚少,对其体系及每个词的意义、功能的
学位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尊重党员和群众的意愿,保证农村党组织直接选举制度落到实处,是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如
本研究旨在进行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听力部分听讲座填空这一题型的效度研究。   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如对做题过程的观察、即时追述性研究、访谈来探究考生的具体做题过程,从
学位
1905年6月13日,陈云出生在江苏省青浦县(今属上海市)练塘镇。陈云之父陈梅堂,平时务农,兼做一些手工活。陈云2岁时,父亲去世;4岁时,母亲病故。随后,陈云被外祖母抚养。陈云6
学位
上学时,梁思成先生给我们讲过,建筑师要随身带着纸和笔,随时画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1978年我有幸在南宁开会时,饭后看到一群人围着杨廷宝先生,看他面带微笑地拿着小本子画速写。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