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认知缺损证候学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几十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MR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 LI)的诊断率大大提高,其在脑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明显上升。临床上常见,许多LI患者出现认知缺损(Cognitive Impairment)。这种认知缺损往往临床表现较轻、病程长、缓慢进展,早期容易被患者、家属、甚至医生所忽视。在王永炎院士的带领下,从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始,经过“八五”、“九五”到现阶段的“十五”攻关,对中风病急症、危重症等的中医脑病临床研究工作已有了很大进展。在“九五”针对老年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中医药防治进行了系统深化研究中发现,中医药治疗包括LI在内的血管源因素导致的认知缺损,在改善智能、延缓病程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而痴呆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对已经痴呆的患者进行干预,效果往往不理想。所以,提出临床研究应该把重点移到血管性痴呆发生之前。目前,大量临床观察和调查显示,腔隙性脑梗死与LI后认知缺损关系密切,但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得出结论各异。有研究显示,即使皮质下单发LI也可造成明显智能损害,多发LI智能损害较单发者明显。且LI复发率高,在发病后1~5年内有超过1/3的人再度发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广泛损害,病情呈阶梯性恶化,最后导致痴呆。腔隙性脑梗死后出现的认知缺损作为血管性痴呆的预警信号,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腔隙性脑梗死,病情较轻,预后较好,甚至可完全恢复。而相当部分患者腔隙性脑梗死后出现认知缺损,缓慢发展,其发展趋势是血管性痴呆。对于患者而言,认知缺损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远远超过LI本身。目前临床尚没有针对LI认知缺损的诊疗标准,使得很多临床医师无所遵循,而运用脑梗死的通用治疗方法来处置,往往大大浪费财力、物力与人力,且效果不明显。因而总结LI认知缺损的证候学特征和演变规律,建立科学的诊疗标准,为中医药早期干预,防止血管性痴呆发生,提供辨证依据,显得非常重要。而其起步工作必定是证候学研究。研究目的
其他文献
在新时期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中,王宁是个不能被忽视的人物,他本来的专业是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但在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方面又颇有建树.他积极活跃在国际理论争鸣的前沿,起
期刊
期刊
第一次见到杨扬还是好多年以前,他刚刚写完博士学立论文的时候.记得是他与他的同门师弟袁庆丰一起光临我的黑水斋,送来请我审阅.那天留给我的印象是袁庆丰活跃好辩,说得也多,
期刊
我热爱写作,可是即便在很多年前,我还是文学青年的时候,一个诗人跟我激情澎湃地说过,他是拿写作当生命去对待的,如果不写作他就会死.我很不合时宜地笑了.我不以为我会为任何
期刊
虹影在中国文坛一直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作家,这种争议与所有的争议都有所不同,这不是在明面上的争议,而是在暗地里的,在人们的内心世界的一个角落里的.
期刊
1概况2012年11月10—30日,由12个省(区、市)气象局、3个直属单位和中国气象局机关、国家外专局等单位共19人组成的培训团,在团长张洪涛、副团长孙力的带领下,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
为分析不同煤粉颗粒粒径及浓度下水煤浆流变特性,通过室内实验对水煤浆粉样品进行筛选,筛选出不同粒径下的样品,利用流变仪在恒定剪切速率下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水煤浆具
绒坝沟是大渡河右岸支流,位于四川省丹巴县城南部,水电开发中支流选取两级开发,干流规划中选取两极开发,则绒坝沟实行四开发,开发电站分别为川主庙电站、孙家沟电站、江达电
近年来,关于文艺学百年回顾与反思的著作纷纷问世,或是文集,或是专著,或是系列丛书,让人目不暇接,日益边缘化的文艺理论与批评,似乎悄悄出现了一股述史热潮,这种把文学及其理
期刊
在西方学术界,已经有一些信念更纯粹的生态主义者,开始对现代社会试图凭借技术管理和经济学的运筹走出生态困境表示深刻的怀疑.他们宁可相信,真正的出路在于改变现行的经济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