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e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协调人地关系、协调土地利用空间冲突、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工具,是生产力布局优化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政策的连续性和贯通性,减少全局中局部决策的个体局限性,提高整体决策效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一项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整体合理调配,进而在一定程度实现政府对经济及社会生活的有效干预,借助法定权威对土地利用及其变化进行控制,来调整和解决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地关系问题。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资源、环境与人口发展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这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后,多项指标被提前突破,体现了规划实施阶段管制的薄弱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资产价值的日益凸显,在比较利益的驱使和各种政绩考核制度的重压下,土地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效渐弱。  实施规划是编制规划的后续阶段,是规划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必要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制度实施以来,众多研究者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目前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领域,侧重结果性的定量的研究比较丰富,多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系统分值综合评估规划实施效果,这种方法比较常用但直观性不够;过程性空间性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尚不多见,而规划实施过程是一个空间调整变化的过程,空间变化是最能直观反映规划实施过程是否按照规划方案的,实际实施结果与规划方案在空间的吻合程度,能够直观反映土地用途管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如何从空间吻合性角度定量评价规划实施效果正是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研究命题。  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本质和内涵入手,以地理学理论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学理论为基础,着眼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整个过程,基于空间吻合性的角度,重新思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内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过程性研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方案的空间吻合性及其原因,发现问题,为建立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的动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监测制度提供地方性研究案例,也为通州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概念和内容研究  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对评估当年的规划实施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时空效果进行的客观评判和总结。包括两部分内容,评价年的规划执行过程评价和规划执行结果评价。  (2)空间吻合性的概念、度量模型和分级标准研究  规划执行过程中的空间吻合性为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与规划目标的吻合程度。规划执行结果评价中的空间吻合性是指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的吻合程度。对空间吻合性用空间吻合度来进行度量,从地类图斑、功能区、区域层面分别构建了空间吻合性度量模型。空间吻合度值的大小表示评价年吻合程度的高低,介于0、1之间的正值,越接近于1,说明相应的空间吻合性越高。  根据规划执行过程评价和规划执行结果评价的区别,分别从地类图斑、功能区、区域三个层面明确了规划执行过程空间吻合度分级标准和规划执行结果空间吻合度分级标准。规划执行过程空间吻合度=1时符合规划,否则不符合;对规划执行结果空间吻合性逐级标准,总体分为五级,当空间吻合度=1时为一级,规划实施结果与规划目标完全符合,理论上这一理想状态在规划实施期末实现,空间吻合度<1时,认为规划实施结果与规划目标还有距离,又分成四个等级。  将不同地理形态的空间吻合性差异归纳为三种模式:圈状模式、带状模式和点状模式。圈状模式主要表现在城市周边地区或开发区周边,带状模式主要表现在海岸带、产业带、道路或河流两岸,点状模式主要表现在居民点、开发区等。  (3)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实证研究  对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果进行了空间吻合性评价实证研究。  从规划执行过程来看,(1)地类图斑层面,耕地、园地和其他农用地的地类图斑空间吻合性小于1,其他地类均为1,说明2009-2010年规划执行过程中,耕地、园地和其他农用地这三种地类的地块调整不符合规划方案;(2)功能区层面,农地区空间吻合度小于1,这与农用地地类图斑的不符合规划的地块调整有关,其他几类功能区尚未有地块调整,不符合规划的面积为0,空间吻合度暂时都为1;(3)区域层面的空间吻合度为0.9995,小于1,实施效果不符合规划,也是由于农地区中调整地块与规划方案不符合造成的。  从规划执行结果来看,(1)地类图斑层面,2010年各地类图斑的空间吻合度差异很大,耕地的地类图斑空间吻合度最大,为0.9465,其次为其他土地,空间吻合度为0.9097;林地的空间吻合度最小,为0,其次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吻合度仅为0.0098,规划实施初期阶段效果与最终规划目标有很大差距;(2)功能区层面,2010年各功能区空间吻合度差异较大,空间吻合度最高的是风景旅游用地区,达到1,最差的为林业用地区,空间吻合度为0,这与2010年现状有很大关系,2010年林地实际面积仅为规划目标的1.10%;2010年实际城乡建设用地已经超过了预期目标,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2010年实际面积为24622hm2,较2005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38.84%,说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未得到有效提高,严重影响了城乡建设用地区的空间吻合度,而交通水利用地2010年实际规模也已超过规划目标年2020年的规模,在反映了交通水利用地增长速度过快的同时,也反映了规划目标未充分考虑好未来基础设施用地需求,规划目标未能满足实际需求;各功能区中只有风景旅游用地空间吻合度为1级,符合规划,其他四类功能区的空间吻合性级别均处于较低等级,为4-5级,也说明规划实施现状与规划最终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规划尚未实施部分仍然较多,随着规划实施的不断推进,各功能区的规划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3)区域层面,通州区2010年现状与规划目标的吻合程度为0.7739,处于较低水平,第5级,规划实施效果有待于随着规划实施的不断推进做进一步的监测。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不吻合在地理形态上呈现沿交通线分布的特征。2009-2010年农用地转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乡镇主要集中在四安镇、先锋镇、五接镇和姜灶镇。就这四镇而言,对居民点选址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交通线(四镇境内无铁路,主要为公路线)。根据公路线500米双侧缓冲区分析,共有59个图斑落在公路线500米缓冲区范围内,占总变化图斑数量的55.67%,总面积为69.06hm2,占变化地类总面积的53.83%,在公路线500米缓冲区范围外的不符合规划的变化地块分布在四安镇和先锋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变化不仅不符合规划,而且实际选址也不够合理。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年实施障碍因素诊断和分析  根据空间吻合性评价的两部分内容,规划执行过程评价和规划执行结果评价,同时考虑规划实施后对2010年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选取27项相应指标,进行了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障碍因素诊断,通过计算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和指标障碍度,研究发现,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果障碍因素最主要的7项指标(障碍度>6%)依次为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园地、林地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其中前4项指标障碍度均超过7%,分别为12.71%、9.34%、9.25%、7.32%,可见增量指标的规划实施情况对规划实施效果的影响最大,进一步解释了前文空间吻合度的度量结果。规划执行过程中的地块调整与规划目标不符合,会直接导致规划执行过程评价的空间吻合度降低,进一步影响规划执行结果评价的空间吻合度的高低。特别是随着规划实施过程的不断推进,规划未实施部分逐步减少,规划实施部分逐渐增加,规划实施部分是否符合规划目标要求,对空间吻合度的度量结果的影响将更大。  从宏观上揭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基础数据、规划编制方法、规划协调程度对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影响等,外部因素包括宏观环境条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制度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等。  (5)改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制度的建议  根据前面研究内容和结果,总结了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各种因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和问题,提出了改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制度的建议:在规划编制和实施整个过程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真实准确数据以保证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和反馈调控机制,及时反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程度和结果,使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及时了解土地变化情况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其他文献
脊髓损伤后会发生自噬现象,自噬水平的提高对维持神经元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自噬过度激活,则可能会造成神经元自噬性死亡。目前,脊髓损伤后自噬发生的程度以及自噬对神经
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从转变观念,重视阅读入手,培养阅读兴趣,加强读书方法指导,科学合理的分配读书时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海洋无脊椎动物与甲藻之间的共生关系在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这些甲藻称之为虫黄藻,属于共生甲藻属(Symbiodinium).共生藻吸收无脊椎动物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磷酸盐、硝酸盐
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不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基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可促进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教师在作文讲评后,学生心中可以说是香甜苦辣酸五味俱全。符合要求的,自然喜形于色,不符合要求的,难免愁眉不展。这时就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入修改阶段,方法是把收齐的作文打乱顺序
在衰老过程中,下丘脑-垂体轴产生激素的分泌模式发生变化,靶腺轴对激素负反馈的敏感性也发生变化。传统上,因为相关的身体功能下降,在衰老过程中激素活性的下降被认为是有害的,采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
1.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语文课堂具有趣味性  现代教育认为课堂教学首先不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的发展过程;首先不是教师的教授过程,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不是教师教会
在现代社会中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不能采用嚼烂知识再喂给学生的陈腐办法,要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往往只在记忆上用力气,思维能力缺乏应有的锻炼,知识难以系统化。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
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笔者分两方面介绍了迁移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一个是知识文化方面的迁移,另一个是学习能力方面的迁移,为提高迁移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提供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