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闪存的软硬判决纠错码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hua511352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闪存技术的飞速发展,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的高性能、非易失性(Non-Volatility)、能耗低、抗震动、存储容量高等优点被人们发掘,扩大了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面。更由于闪存技术在近些年的飞速发展,闪存的诸多优点均得到了放大,未来将可能取代PC中的机械磁盘,成为主流的大容量高性能存储技术。MLC (Multi-Level Cell)型NAND Flash由于为大容量存储的实现提供了廉价而有效的解决方案,成为了目前主流的闪存类型。MLC型NAND Flash尽管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但自身还存在很多缺点,比如NAND Flash结构决定了传输过程中存在多种干扰,使得数据存储系统的可靠性问题突出,需要进行相关纠错码技术的研究,来提高可靠性。NAND Flash单元间干扰是应用中噪声的主要来源,对传输模型的优化以及对单元间干扰模型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MLC闪存性能。可以通过针对以上问题等的研究,来进行纠错码方案和传输模型的优化,或者采取多种方式同时应用的手段,来提高NANDFlash的性能和传输可靠性。扩大MLC型NAND Flash的应用场景,使得高性能存储真正做到普及。多级存储单元(MLC)技术可用来提高NAND]闪存的数据存储密度(容量),然而,MLC型NAND Flash中等级数量的增加导致闪存的存储出现了大量干扰和错误。本文对MLC型NAND Flash的差错控制编码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闪存操作中干扰的主要来源,推测出可能产生的错误类型,并通过针对软硬判决纠错码的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了闪存的特性,分析了NAND Flash的物理结构,介绍了读操作编程操作以及擦除操作三种基本的操作方式。分析了闪存操作中干扰的主要来源,并介绍了解决闪存错误用到的相应差错控制编码。2.针对NAND Flash软判决类错误,分析了存储单元间的干扰方式,基于软判决LLR值的计算方法,推导出了NAND Flash信道下的LLR值计算公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LLR值计算公式的有效性。3.针对NAND Flash硬判决类错误,分析了双向有限强度错误产生的原因,表示出原有信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信信道模型的优化方案,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信道具有更高的准确率,RS码的仿真结果,验证了优化后信道模型比原信道模型有更好的BER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支持测试结果校验和测试工具分离的CDMA基站控制器自动化测试系统,预先定义标准文件并设计精确的测试结果校验算法实现完全意义的自动化结果确认,由较低级别到较高级
本文对高校计算机排调课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高校排调课问题具有的五个主要特点;通过业务再造分析,给出高校计算机排调课的逻辑模型并着重论述了知识工程(知识的表示、
数据分类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功能,神经网络以其良好的抗噪性和鲁棒性而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数据挖掘工具,尤其是运用在数据分类中。但是,神经网络对用户来说是一个黑箱,所获
  本文首先对产品族结构树及其配置进行了研究,定义了一个以稳定模型作为语义基础的BOM配置语言对配置规则进行表示,然后在关系数据库中使用一种新的BOM存储结构以改善系统性
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和智能监控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运动目标检测是视频序列中进行目标识别、跟踪与行为分析等后续处理的基础。在大部分实际场景中,摄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网络带宽,网络性能和网络管理的要求也都愈来愈高。传统的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已不能满足网络互连的需求;而与此同时,三层以太网交换机以其价格和性
在现代的软件开发中,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几乎所有的项目和产品的软件开发中,都必须涉及关系数据库的存取更新等问题。对象由数据和行为组成,关系型数据库
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应用已经遍布于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伴随着信息化的建设,网络数据存储、访问的安全问题日益突显。为了解这一类问题,安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数字通信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通信编码领域出现了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简称LDPC)码,该码字具有低复杂度、纠错能
为了解决异构环境下的数据库系统互操作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元数据驱动的数据库连接体系结构,旨在设计一个可适用于任何数据库的无平台限制接口平台,提供元数据驱动访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