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许慎在《说文解字·敍》中提出“文字异形”之说,战国文字的地域特徵就成为了战国文字研究领域颇受关注的问题。建国以来,战国文字材料的大量出土为我们全面研究战国文字提供了可能,涌现了许多对战国文字地域特徵进行研究的成果,而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对战国时期“文字异形”的结论提出了质疑的意见。我们利用《战国文字编》作为材料,对战国时期各地域的文字字形进行全面的横向考察和分析,力求从中发现战国时期“文字异形”的真实状况。
《战国文字编》是战国文字研究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收录了战国时期的金文、玺印、陶文、封泥、货币、兵器、竹简以及帛书等大量文字材料,涵盖了秦系、楚系、晋系、齐系和燕系文字五个地域文字字形,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为我们对战国文字的地域特徵进行全面考察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金无足赤,这样一顼浩大的工程难免存在疏漏,为使研究基础更具有效性,本文吸收已有的校订成果,对《战国文字编》中字头误释、字形误释以及标注错误等进行了适当校改和调整。
功能相同而形态不同的共时文字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异构字和异写字两种,前者是构形属性上的差异,後者是书写方式上的差异。本文分别从字形构形差异和构件书写方式差异两个层面对战国文字地域差异进行全面考察。针对异构字层面,本文选定了341个包含不同地域字形并存在构形属性差异的字头进行深入分析和量化统计,统计出多字形字头在各地域文字中的比例,显示出各地域文字内部统一性方面的差异,而以秦系文字内部统一性最高。同时指出某些地域文字在构形方面的特点,即秦系文字新造字形较多、常以其他构件与他系文字之“心”旁对立,楚系文字常以“鼠”旁与他系文字之“豸”旁对立,常增加标类表义的偏旁,从口字形在楚系文字中常常代之以从羽或增加羽旁。
针对构件书写方式层面,本文圈定了能够满足研究目标要要求的73个构字频率较高且构形变异几率较大的构件进行形体归类和分析,对构件形体和地域分布情况进行量化统计,指出秦文字构件书写统一性最强,同时与其他地域文字的区别性也比较强,在战国各地域文字当中以秦系文字具有典型地域特点的构件形态最多,楚文字构件书写形式最为多样,具有典型地域特点的构件形态仅少於秦系文字,而晋文字虽然构件书写形式少於楚文字,但在使用过程中异写构件的离散程度远高於楚系文字,内部统一性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