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2分子及单克隆抗体在小肠移植中免疫调控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r2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熟练掌握大鼠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2、研究大鼠小肠移植术后外周血CD2阳性细胞表达率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关系; 3、探讨可溶性抗CD2单克隆抗体(OX34)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治疗作用。 方法 1、将两种近交系大鼠(SD、Wistar)72只随机配对分为4组(A、B、C、D),A组为对照组(n=18)行虚拟手术,给予普通饲料喂养;B组(n=18)行同系小肠移植(iso-strain SBT),术后常规补液,给予抗菌素;C组(n=18)行不同品系小肠移植(aniso-strain SBT),术后处理同B组;D组(n=18)行不同品系小肠移植,术后除常规补液,给予抗菌素,同时给予可溶性抗CD2单克隆抗体(OX34)。各组于术后3、5、7天取材。取移植肠行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无菌条件下采受体腹主动脉血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 2、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已制备的OX34,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F/P比值。 结果 1、C组与A、B、D组相比存活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其他三组存活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C组小肠移植术后3、5、7天均出现典型的轻、中、重度排斥反应,而D组仅部分受体于术后5、7天出现轻度急性排斥反应。A、B组未见明显排斥反应发生。 3、C组术后各天外周血n 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均明显高于A、B、D组(P<0.05),而其他三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C组外周血n 阳性细胞表达率依术后取材时间逐渐下降。结 论 l。小肠移植术后外周血n 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率的突然增高,提示可能发生急性排斥反应。CDZ分子可作为早期检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免疫指标之一。 2、CDZ分子介导的信号传递在大鼠小肠移植模型中是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n 介导的信号传递通路的阻断,在移植物排斥反应中诱导免疫下调具有重要作用。 3、0X34作为特异性阻断m 分子介导的信号传递通路的一种可溶性单克隆抗体,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且与其在受体血液循环中的浓度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
其他文献
目前,餐厨垃圾与市政污泥是我国固体废物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本文将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混合进行厌氧消化的中试实验。首先,针对不同混合比例的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协同厌氧消化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尼采笔下酒神颂歌式的作家,她将音乐和诗的元素融入小说创作中,体现了尼采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完美结合。悲剧在伍尔夫的小说中诞生了。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脾主运化,化生气血,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脾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益气健脾法治疗内伤杂病取得了显著效果,现举例说明,以求抛砖引玉,供同道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制造工艺不断提高,基于片上系统(System on aChip,即SoC)的电子系统成为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方向和主流。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以其高
人体之气如环无端,周流不息,如果气失周流,则生逆乱,诸症变生。临床观察针刺鱼际、内关组穴能快速改善患者气乱症状,同时以系统辨证脉学辨证体系对比针刺前后脉象要素的变化,
肿瘤坏死因子-α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不仅引起再灌注局部的损伤,也会导致远处器官的损害,其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发现,除氧自由基和钙
目的:探讨联合芬太尼-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异丙酚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将361例接受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3组,即芬太尼-异丙酚组(Ⅰ组,131例),咪唑安定—异丙
目的:寻求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探讨经髋部动脉中西药联合灌注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并获完整随访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
展望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就卫生法制建设任务,为21世纪初构建一个粗略立法体系框架,特以此文抛砖引玉,供国家立法权力机关和卫生行政部门参考。
课题背景 各种主动脉瓣病变均可引起左心室容量和/或压力负荷的增加,导致左心室代偿性的扩大和肥厚,长时间的心室扩大或肥厚可进一步造成心肌病理性损害,并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